[发明专利]头孢菌素化合物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7101581.1 | 申请日: | 1987-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11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藤建三;石桥幸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D501/18 | 分类号: | C07D501/18;C07D501/20;C07D501/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俞辉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头孢菌素 化合物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式[Ⅰ]化合物方便的工业生产方法,
其中,R代表氢原子,酰基或与酰基不同的保护基团,Q代表氢原子或酯基,Y代表亲核化合物的残基,虚线表示2位或3位双键(化合物[Ⅰ]应认为包括其盐,下文内同样适用),生产该类化合物所用的起始原料是具有通式[Ⅱ]化合物。
其中,R,Q及虚线所代表的与上述内容相同(化合物[Ⅱ]应认为包括其盐,下文内同样适用);和亲核化合物及它们的盐。
化合物[Ⅰ]是一种重要的抗菌化合物,或者用作为合成抗菌化合物的中间体,制备化合物[Ⅰ]的方法已被广泛研究。工业上应用的开始原料头孢烯化合物,主要是通过发酵生产的头孢菌素C(CPC),或从其衍生出来的3-乙酰氧甲基头孢烯化合物以及脱乙酰基头孢菌素C(DCPC)或者DCPC或CPC在化学反应或酶反应条件下产生的3-羟甲基头孢烯化合物[Ⅱ]。以及化合物[Ⅰ]已用亲核化合物替代它们的乙酰氧基或羟基生产。然而,为了将亲核基团替代3-乙酰氧甲基头孢烯化合物的乙酰氧基,由于后者的反应性能相对低些,反应时需要加热,或用大量酸性催化剂,在如此条件下头孢菌素分解而使产量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要使用大量强酸,在工厂设备上受到一定限制,或者需要进行麻烦的后处理。另一方面,包括以更活泼基团替代3-羟甲基头孢烯化合物[Ⅱ],再使反应生成物与亲核化合物反应的方法已被研究。列举这些方法于后:
方法(1):包括以卤素基团替代3位羟基,再使反应生成物与亲核化合物反应(比利时专利719,710);
方法(2):包括以更活泼的基团酰氧基(例如乙酰乙酰氧基)替代3位羟基(与乙酰氧基比较),再使反应生成物与亲核化合物反应(英国专利1,544,103)以及
方法(3):包括使化合物[Ⅱ]与亲核化合物以及环状磷化物,在有机溶液中反应(英国专利2,108,114和2,147,900)。环状磷化物的部分结构式为:
[其中W,W1代表O,S,NH或烃基取代的氨基]。
然而,方法(1)和方法(2)的二个反应过程要求单独进行,使反应步骤增加,并且要花大量劳动力而降低了产率。还有在方法(1)中,当羟基卤代很容易发生时,容易发生与4位羟基和3位羟基形成内酯的副反应。为防止起见,需将4位羟基酯化。该酯化反应自然随后要脱酯化反应。这使方法更复杂化了。在方法(2)中,要指望得到较好的反应性,取决于3-酰氧基甲基的酰氧基的种类,但这不是足够的,还取决于所用的酰化剂;容易发生形成内酯环的副反应的话,便使产量降低。在方法(3)中,所用含有环内双键的环状磷化物,对空气中的湿气是不稳定的,容易水解。再有,环状磷化物相对说来是昂贵的,因而对工业上大量生产不利。
迄今尚未发现以化合物[Ⅱ]和亲核化合物,生产最终产物[Ⅰ]作为商品)的完全满意的方法。从大量需要最终产品[Ⅰ]的观点出发,要求有一个便利的方法。
情况如前述,本发明者已经对头孢菌素化合物[Ⅰ]不同制备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结果发现高质量化合物意外地通过单纯的步骤,以高产量制得。反应步骤包括:将化合物[Ⅱ](由发酵培养产生的高效物质DCPC或CPC通过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制得)与亲核化合物和化合物[Ⅲ]进行反应。
[其中R1,R2和R3各代表具有不超过8个碳原子的烃基,R1和R2,R1和R3或者R2和R3可以结合起来成为多亚甲基],在从化合物[Ⅱ]生产化合物[Ⅰ]的领域里从未用过化合物[Ⅲ];同时还发现化合物[Ⅲ]价格并不昂贵,所以最终产物[Ⅰ]能以工业规模进行大量制备。进一步发现,从工业应用观点出发,使用化合物[Ⅲ]具有以下有利的特色:
1.化合物[Ⅲ]与上述已知方法(3)中所用的环状磷化物相比,是比较稳定的,该法便于使用和处理化合物[Ⅲ]。
2.磷化物[Ⅲ]的酯键能被水解,随着反应进行所生成的相应的副产物醇,可以容易地采取蒸馏方法,从所需化合物中除去。
3.化合物[Ⅲ]可作为一种还原剂,因而有能力防止产物[Ⅰ]因氧化作用而产生颜色。
4.用化合物[Ⅲ]进行反应是温和的,且不放热,能有效地使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毋需加热和冷却,基于该发现,目前的发明得以完成。
因此,目前的发明涉及制备化合物[Ⅰ]的方法,特征为:由化合物[Ⅱ]与亲核化合物及化合物[Ⅲ]起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