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立式主轴下端伸出静液压轴承部件无效
| 申请号: | 86201222 | 申请日: | 1986-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222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见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见光 |
| 主分类号: | F16C35/08 | 分类号: | F16C35/08;F16C32/06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纯钊 |
| 地址: |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主轴 下端 伸出 液压 轴承 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液压轴承结构的主轴部件。
静液压轴承具有摩擦阻力小、抗振性能好、运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适应性能强等特点。因此,目前已在机床、精密量仪和轧钢设备上得到应用。但由于油的回路问题,目前仅使用于各种卧式主轴部件(如上海机床厂MG1432A高精度外园磨床的磨头)和上端伸出的立式主轴部件(如立式车床主轴)等。而不能用于立式主轴下端伸出的主轴部件,这在《液体静压支承原理和设计》(陈燕生等编著)和《液体静压技术原理及应用》(广州机床研究所编)等专门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论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静液压轴承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设计,以新的主轴伸出方式和回油方式,解决了静液压轴承在立式主轴下端伸出部件上的应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锥面静液压轴承结构的万能磨头。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具有两个回油路——主回油路和次回油路,所以轴承油腔内的油可由主次两回油路返回油箱,从而解决了静液压轴承在立式主轴下端伸出状况下回油难的问题。本设计的另一特点是在主轴前颈外园上开有细槽,因此,当主轴工作时细槽即把环形油池的油通过次回油口驱返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参照图一详述如下:
图一:系一种使用于万能磨头的静液压轴承部件,其主要组成为机壳(8),下端伸出的主轴(4)、主轴套(10)、前轴承(5)、后轴承(9)、调整环(6)、腔内回油凸台(3)、法兰(19)、调整垫(11),联接座(12)、电动机(14)、联接法兰(13)、汇流接头(20)。前轴承(5)和后轴承(9)的内锥面分别开有四个对称承载油腔(21),外锥面上车有两条环形槽,将两环形槽中间凸园锥部分尺寸减小,使之与内锥面开有两条环形槽,环形槽中间的园锥部分为四等份的锥套(6)相匹配,形成间隙hc起节流作用。松开螺母(7)、旋转锥套(6),可改变锥套(6)与进油孔(16)的相对位置而调整节流比。调整调整垫(11)的尺寸可得到理想的油膜厚度。供油系统的压力油,经进油孔道(15)进入环形凹槽,通过节流间隙hc和进油孔(16)进入承载油腔(21)。油腔(21)内的油大部分从回油凸台(3)上的回油小孔汇入由主回油孔道(22)和主回油口(2)、汇流接头(20)组成的主回油路返回油箱。少部分从前后轴承两端泄漏的油通过回油孔道(17)汇集于法兰(19)里端的环形油池(18)内,在主轴(4)前颈外园表面上可作有细槽(23)或2~3毫米深的盲孔,细槽(23)或盲孔的位置与环形油池(18)匹配,因此,当主轴工作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可以把环形油池内的油驱向次回油口(1)回油。
由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回油问题,也因此解决了通常不能解决的立式主轴下端伸出主轴部件不能采用静液压轴承问题。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解决了立式主轴下端伸出的主轴部件不能采用静液压轴承的问题,扩大了静液压轴承的应用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可以制造出各种型号的静液压磨头、镗头、铣头等精密主轴部件,尤其适用于万能磨头。图二表示使用本设计后的静液压万能磨头磨削机床矩形导轨底面和侧面的示意,图三表示磨削外燕尾面示意,图四表示磨削内燕尾面示意。
附图说明:
图一为使用于万能磨头的静液压轴承部件示意图。其中(1)表示次回油口、(2)表示主回油口、(3)表示腔内回油凸台、(4)表示主轴、(5)表示前轴承、(6)表示调整环、(7)表示螺母、(8)表示机壳、(9)表示后轴承、(10)表示主轴套、(11)表示调整垫、(12)表示联接座、(13)表示联接法兰、(14)表示电动机、(15)表示进油孔道、(16)表示进油孔、(17)表示次回油道、(18)表示环形油池、(19)表示法兰、(20)表示汇流接头、(21)表示承载油腔、(22)表示主回油孔道、(23)表示细槽。
图二为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万能磨头磨削机床矩形导轨示意图。其中(1)表示装在主轴伸出端上的砂轮、(2)表示被加工件。
图三为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万能磨头磨削外燕尾面示意图。其中(1)表示装在主轴伸出端上的砂轮、(2)表示被加工件。
图四为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万能磨头磨削内燕尾面示意图。其中(1)表示装在主轴伸出端上的砂轮、(2)表示被加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见光,未经李见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布线夹
- 下一篇:白炽灯长寿微型供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