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覆金属层的塑料记录筒无效
| 申请号: | 86200956 | 申请日: | 1986-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956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誊影机厂 |
| 主分类号: | B41L35/00 | 分类号: | B41L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秦风,查良蓥 |
| 地址: | 上海市曹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塑料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真机的记录设备,具体地说涉及采用烧灼记录方法的复制设备。
光电誊影机是一种自动电子复印制版工具,采用滚筒式机械扫描,把原稿上的图形或文字,通过光电转换及电路调制,制成与原稿相同的副本或油印版。它是采用传真通信机烧灼法记录信号的原理供办公用的一种复制设备。
上述复制设备采用铝合金管制成的滚筒和特制的双层誊影腊纸。腊纸的上层是黑色的导电薄膜,薄膜经受扫描制成供复制用的油印版;腊纸的下层是导电基纸,用来保护铝滚筒表面不被电火花灼损。使用时,将誊影腊纸直接卷在滚筒上,导电基纸与滚筒的表面接触,滚筒接地形成电流回路。誊影针是由钨丝制成的记录针,它以一定的压力与誊影腊纸接触,针的直径略小于扫描线的宽度。当原稿的信号输入时,交流电压作用于誊影针与滚筒之间,对誊影腊纸进行火花放电,使上层薄膜被击穿显露出微孔,因而复制成原稿的油印版。若在滚筒上卷上传真纸进行誊影,也可以复制出原稿的副本。
双层的誊影腊纸价格比较贵,每张约0.7~1元,有的质量欠佳且气味较大。因此国内一般用户均选用“单层长纤维腊纸”,它的价格约为双层腊纸的三分之一而且气味小。使用单层腊纸时,铝滚筒表面将直接受到电火花的灼损,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使用,滚筒表面逐渐被灼损得粗糙不堪,严重影响字迹的清晰和复制质量,以致于最终只得调换一个新的铝滚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首先在于采用低成本的有机材料制成滚筒,替代高成本的铝合金滚筒;本实用新型其次的目的在于将导电层复盖于滚筒外,形成电流回路;本实用新型再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可更换使用的成形金属层和紧定机构的滚筒;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进一步采用塑料筒体和薄铜带金属材料,借以提高滚筒的使用寿命,保证并提高复制质量,减轻滚筒重量和电机负荷。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以下原理设计的:滚筒信号发送端置原稿,由光学系统吸收原稿文字的黑白信号,为了使成象清晰,此半段的圆度和跳动精度要求高。滚筒信号接受端置誊影腊纸,由誊影针对滚筒火花放电,进行制版复制,此半段的圆度和跳动的误差将被誊影针的针片吸收,针片一般由小铆钉或阻尼胶层来消震。这样即要求滚筒置誊影腊纸半段的尺寸精度达到一定的略低于置原稿半段的标准,它的表面层要求导电而耐烧灼。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设计如下:
采用普通塑料管制成滚筒的筒体;使用电镀加工、喷涂加工、成形金属层的装配机械结构等方法将一定厚度的导电层复盖在塑料筒体上;选择0.03~0.1毫米厚度的宽幅薄磷铜带环卷对搭成圆筒状的筒裹,铜带两端对搭连接的方法可以采用点焊、粘接或小铆钉铆接;铜带圆筒裹套在置誊影腊纸半段开有长槽的筒体外园上,通过配套设计的紧定机构,将铜带环成的筒裹深深压入槽内直至完全收紧,筒裹的直径经过准确地计算与滚筒直径、长槽宽度和裹塞的形状尺寸相互适应。为了使铜带紧密地复在滚筒表面上,还需要克服各零件的制造误差,所以紧定机构的裹塞还设有裹垫。裹垫厚度约1毫米,可采用纸、薄橡皮等软性材料。紧定机构还包括有压尺尺舌、筒内衬,在紧定机构上安装有誊影腊纸的压尺。
前述复金属层的塑料滚筒,由誊影腊纸→裹塞→螺栓→闷盖→轴承→接地的框架,形成导电回路。
本实用新型经过实际使用和经验比较,铜带的防电火花灼损和导电性能均比原铝滚筒为佳,表面防灼损的正常使用寿命相应延长,长期使用后外表金属层的调换也极为方便。若为了外观的美感,可以将筒体镀上铜膜。
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的铝滚筒相比较取得了“以塑代铝”的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1.使滚筒成本下降70%以上;
2.提高了滚筒的耐用程度和复制的质量;
3.降低了电机负载,从原来誊影机内设两个电机减为设一个电机;
4.滚筒与机内其他部件一起改进之后,从原机重量35公斤下降到17公斤,即将笨重的台式改为单手可提的手提式,并将原机的木箱包装改为纸箱包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销售价格从原机的1590元下降了30%,为办公室复制设备在国内普及使用,并且进一步向国外销售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基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带裹复的塑料滚筒实例的轴测图。
图2为图1滚筒沿中心线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滚筒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滚筒尺舌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滚筒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2滚筒筒内衬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筒裹的示意图。
图8是筒裹接头部分的示意图。
图9是裹塞的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誊影机厂,未经上海誊影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屏幕教学放映机
- 下一篇:汽油发动机二次雾化节油增力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