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轴径向冷管型氨合成塔触媒筐无效
| 申请号: | 86200368 | 申请日: | 1986-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368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芳;朱子杉;滕腾;徐懋生;祁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化工学院;湖南省化工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C01C1/04 |
| 代理公司: | 华东化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火忱,盛志范 |
| 地址: | 上海市梅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冷管型氨 合成 触媒 | ||
本实用新型属氨合成设备,一种氨合成塔触媒筐。触媒筐,实际上是一个具有顶盖的密封筒体,中部有一个中心管,通常有如下几种类型:
1.轴向型,合成循环气从中心管上部出来后,轴向流动,合成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由触媒筐中的冷管移走,这种触媒筐的缺点是床层阻力较大,净值不高,生产能力不大,一般小化肥厂均采用这种类型。
2.径向型,这是国内较先进的一种合成塔触媒筐,这种触媒筐,其生产能力比一般的轴向型高30%,净值也高出1~2%,如上海吴泾化工厂就采用这种类型,其主要缺点在于适应性差,触媒容易大面积中毒,触媒寿命受到影响,同时,由于触媒筐一般高达10米,流体分布技术要求很高,外分布筒与筒体之间的间隙按装时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推广使用有一定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塔触媒筐,用于克服上述两种触媒筐的缺点。
图1为该触媒筐示意图。
图2为外分布筒的局部视图。
这种触媒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轴向段〔11〕,其最佳高度通常为600~1000mm,下部为径向段〔7〕,触媒筐中部为中心管〔10〕,径向段部分设有内分布筒〔3〕,外分布筒〔1〕,二个分布筒上均有许多小孔〔12〕,循环气借此出入径向段,外分布筒〔1〕与筒体〔6〕之间有外间隙〔2〕,外分布筒〔1〕采用厚度为2~4mm的不锈钢钢板冲压成波纹板后制成波纹筒的型式,波纹的高度通常为5~15mm,该波纹即成为筒体〔6〕与外分布筒筒体之间的支撑物,波纹的高度即为外间隙〔2〕的宽度,内分布筒〔3〕与中心管〔10〕之间也有内间隙〔4〕,以便合成后的气体汇集后流出触媒筐。在径向段还设有倒U型冷管〔8〕,热电偶套管〔5〕,藉助花架〔8〕加以固定,用于移走反应热和测量温度。
这种改进后的触媒筐集中了轴向型和径向型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由于上部有一个轴向段,以致在有害气体成份较高时,可起一个过滤作用,不致使触媒大面积中毒,同时保留了径向段生产能力大、净值高的优点,采用波纹筒代替原有的外分布筒,使按装时容易达到设计要求,轴径向之间无须特殊密封装置,结构也较简单,因此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合成氨工厂。同时,也可作为甲醇合成塔的触媒筐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化工学院;湖南省化工设计院,未经华东化工学院;湖南省化工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