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装有整体式整流二极管的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无效
| 申请号: | 85109475 | 申请日: | 198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9475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秋生 |
| 主分类号: | H02K19/36 | 分类号: | H02K19/36;H02J7/14 |
| 代理公司: | 镇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傅嵘,夏星硕 |
| 地址: |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有 整体 整流二极管 汽车 整流 发电机 | ||
本发明属汽车用发电机。
目前,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的二极管都是分立式安装的,最多也只是将三只二极管的管芯安装在一块元件板上,实际上仍属分立式范畴,且都是将二极管安装在发电机外壳的内部。从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84年7月出版的《汽车电器国际、国外标准译文汇编》中便可得到证实。这种分立安装的二极管产生的凹凸面多,连线多,不宜安装在发电机的外部,因而这种发电机散热差,特别是二极管一旦有一只损坏,就要影响整个发电机的充电性能,而且检修起来又相当麻烦,需将发电机解体后用万用表才能确定,更换新管子时还需用专用工具。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设计出一种整体式整流二极管,将它安装在发电机的外壳上。
这里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图1是汽车发电机整流电路原理图。
图2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外型结构正视图。
其中:1锥形孔座 2插座 3发电机外壳
图3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外型结构俯视图。
图4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外型结构左视图。
图5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外型结构右视图。
图6是整体式整流二极管正视图。
其中:4螺帽5绝缘垫片 6整体式整流二极管管壳 7二极
管引出线 8铜螺杆(正极二极管基座)
图7是整体式整流二极管右视图。
图8是整体式整流二极管俯视图。
其中:A-A为局部剖面
图9是整体式整流二极管左视图。
图10是整体式整流二极管正极二极管结构示意放大图。
其中:9 PN结 10 N极基座
图11是整体式整流二极管负极二极管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12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插座正视图。
其中:11 插座固定螺孔 12 插座绝缘体 13
插座插接铜片 14 插座中性线孔
图13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插座左视图。
图14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插座俯视图。
图15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插头正视图。
其中:15 插头插接铜片 16 插头绝缘体 B-B
为插头局部剖面
图16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插头左视图。
图17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插头俯视图。
其中:C-C为插头局部剖面
图18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二极管、插头、插座工作关系正视图
(局部)。
其中:17整体式整流二极管 18插头
图19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二极管、插头、插座工作关系俯视图
(局部)。
图20是汽车用硅整流发电机二极管、插头、插座工作关系左视图
(局部)。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要点在于:
(1)发电机的六只整流二极管的管芯集中安装在一个“平截空心圆锥体”的管壳〔6〕中,其管壳作为整流后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极,且是其中三只二极管管芯的基座。
(2)六只二极管之间的连线在管壳内部,二极管两两之间的连线〔7〕引出后接在一个三脚插头〔18〕上,发电机三相绕组的引出线接在发电机外壳〔3〕的插座〔2〕上,只要将插头〔18〕插在插座〔2〕上就可使整体式整流二极管〔17〕与三相绕组相连接。
(3)发电机外壳〔3〕上有一个与“平截空心圆锥体”形状相对应的锥形孔座〔1〕,可使整体式整流二极管〔17〕插入且吻合,再通过铜螺杆〔8〕与绝缘垫片〔5〕、螺帽〔4〕相配合来加以紧固,以达到既能可靠接触,又能方便拆装,且整体式整流二极管〔17〕可通过发电机外壳〔3〕来实现电源负极的输出以及热量的散发,而铜螺杆〔8〕又作为三只正极二极管的基座,是电源正极的输出装置。
(4)整体式整流二极管〔17〕上的插头〔18〕与连接三相绕组的插座〔2〕的插接铜片〔15、13〕是以等边三角形的形式来排列的,这样既可保证良好的绝缘,又可充分利用空间,而且还可方便地调整相序,以利故障的排除。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检修、拆装方便,即使在行车途中,只要有一只整体式整流二极管备件和一把普通的扳手,普通驾驶员便可很快地检修、更换完毕。
(2)节省了二极管管壳和插头、插座的用料,且改善了生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秋生,未经徐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网造纸机浆槽部分的装置
- 下一篇:丙烯嵌段共聚物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