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潜艇用快速浮力抗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5106861 | 申请日: | 1985-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861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超;朱德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3G8/04 | 分类号: | B63G8/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耀华 |
| 地址: | 哈尔滨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潜艇 快速 浮力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潜艇用快速浮力抗沉装置。
目前,潜艇的贮备浮力越来越小,而耐压舱内各分舱的容积越来越大。如果耐压壳破损进水造成潜艇失事,则潜艇就无法自行浮起,造成人亡艇沉。为了增强潜艇自身的生命力,各国专家提出过各种方案,企图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为此专门进行“他救”的研究工作。研制出深潜救生艇(DSRV)。苏联和法国进行了利用固体火药燃气对压载水舱进行快速吹除的试验,但因燃气中含有H2和CO等可燃气体,与高压空气混合有产生爆炸的危险,加之压载水舱容积有限,仍解决不了问题。西德则采用肼气吹除,也是向压载水舱进行快速吹除,仍然解决不了增大浮力的问题。而且肼有毒,不宜长期在艇上贮存。此外,国外还研究了“逃生球”救人弃艇的方法,但如果不发生事故,潜艇就永远载负着一个平时无用的球体。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的一种潜艇自救用快速浮力抗沉装置。其工作原理是:潜艇耐压壳体破损进水时,容器内的固体燃料自动(或人工)点燃,燃烧产生的气体向橡皮囊充气,使之产生浮力,使失事潜艇上浮。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①所提供的浮力是额外的,而且不受限制。②与高压气系统分开,不会产生爆燃问题。③装置体积小,操作简便,与潜艇本身特性无关,即任何潜艇皆可采用本装置。
本发明主要由燃气发生器〔1〕、快速冷却装置〔2〕和橡皮囊〔3〕组成。其中燃气发生器〔1〕包括壳体〔4〕、挡药板〔5〕、电发火帽〔6〕、引燃药包〔7〕、喷咀〔8〕、防潮膜片〔9〕和密封圈〔15〕。快速冷却装置〔2〕由导管〔10〕、分隔橡皮膜〔11〕、和导管〔12〕组成。喷咀〔8〕和皮囊〔3〕之间有一连接器〔13〕。为了使皮囊内外压力差为一均质、皮囊上装有安全阀〔14〕,调节内外压差大小,提供不变浮力。
当潜艇破损舱室进水后,在自动报警装置控制下(或人工控制)接通电发火帽〔6〕,点燃引燃药包〔7〕,使燃气发生器〔1〕的火药燃烧室中的压力达到30公斤/厘米2以上,并迅速引燃固体火药。该固体火药采用双基固体火药;引燃药采用黑色火药。在喷口面积的控制下,固体火药燃烧可产生70-90公斤/厘米2压力的燃气,从喷口喷出。喷口处的压力与环境压力相同(与潜艇失事的深度有关)。在导管〔10〕与导管〔12〕的压力差下,冷却水通过导管〔12〕以40-60公斤/厘米2压力向喷口四周喷出,使燃气迅速冷却到橡皮能承受的温度。自点火时起4.5秒后,橡皮囊迅速充气,立即提供一定的浮力。当潜艇的浮力大于重力后,艇开始上浮。每上浮十米,环境压力要下降一个大气压,橡皮囊内的压力增大,因而皮囊体积增大。当大到某一限度时,安全阀〔14〕自动开启,向外池放多余燃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未经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装谷过筛轻便打谷机
- 下一篇:微波肺含水量测定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