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谐波齿轮的电化学修形无效
| 申请号: | 85102760 | 申请日: | 198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760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进;李有年;徐忠跃;刘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5F3/24 | 分类号: | C25F3/24;C25F7/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关慧贞,候明远 |
| 地址: |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谐波 齿轮 电化学 | ||
本发明涉及齿轮,尤其是谐波齿轮的电化学修形方法及装置。
谐波齿轮传动,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传动比大,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已逐步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传动效率低。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柔轮在发生器作用下发生变形时,牙齿的变形量不一致。根据谐波齿轮计算数据与实验结论得知,变形量小的牙齿易出现齿顶干涉,使转动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是由于采用了近似齿形。目前较普遍的是采用渐开线齿形作为谐波齿轮传动的近似齿形。齿形误差也使谐波齿轮传动发生干涉。还有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毛刺等等因素,都加剧了牙齿的磨损。
目前国内外尚不能实现对谐波齿轮牙齿进行修形。只是采用加强跑合、充分润滑的手段解决。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常用的7~8级精度的齿轮,传动效率也只有75%~80%之间。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研究出如下解决办法:
1.将电解抛光原理用于齿轮修形上。对柔轮(或刚轮、或同时对柔轮、刚轮)进行齿向修形(修成鼓形)、齿顶修缘。图1、图2、图3分别为谐波齿轮传动中柔轮牙齿的齿形方向、齿向方向、齿顶方向的局部视图。实线为修形前形状,虚线为修形后形状(图中作了夸大处理)。目的在于避免齿顶干涉,使牙齿载荷均匀。
2.采用电解抛光原理去除机械加工产生的毛刺,提高齿面光洁度。目的在于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提高传动效率。
以谐波齿轮柔轮修形为例。
图4为柔轮修形的装置图。与柔轮6上的牙齿部位(图中13所指部位)相对应安装一板状环形阴极10,环内表面与柔轮齿顶相距5~8毫米,环高与齿宽相等。可以用厚1~2毫米的不锈钢板焊接。也可以采用车床车削而成。柔轮通过轴7、轴承5、铜片4接直流电源正极。板状环形阴极10通过不锈钢导电柱1接直流电源负极。然后将该装置放在浓H2SO4和浓H3PO4混合液中(体积比为1∶1)电解抛光。图5a为齿向方向柔轮牙齿相对应的板状环形阴极之间电力线分布图。图5b为齿形方向的电力线分布图(图5a与b由电场模拟实验测得)。由图5可知,牙齿两端电力线比中部密集,齿顶电力线比齿面密集。根据阳极溶解原理,电力线密集处,去除速度快。从而可以形成图5中虚线的形状。在电解液加热到65℃~75℃,电流密度为50安培/(分米)2,时间约3~5分钟后,可获得较好的抛光修形效果。同时,机械加工后的毛刺可以全部去除干净。
为防止板状环形阴极的几何形状误差影响修形精度,将工件按图4装置做成回转式。柔轮通过轴7轴承5用电机(或通过减速器)以每分钟10~15转的转速回转。图中2为定位、绝缘板,可用玻璃钢制作。8为压紧螺母。柔轮通过螺母9压紧。11为密封板,以防溶液进入柔轮内腔。12为密封板的压紧螺钉。14为绝缘层,可用玻璃丝套装在导电柱上。
效果
1.可使齿面光洁度提高1~2级。去除机械加工毛刺。
2.齿向可修成“鼓”形,齿顶可以修缘。修形量可以用环形阴极形状(例如采用圆柱形或圆锥形)及极间间隙控制。
3.传动效率可提高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学院,未经大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连接装置
- 下一篇:超声多普勒测量血流的方法及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