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双向高效保温瓶无效
| 申请号: | 85102421 | 申请日: | 198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421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徐鸿章;徐鸿玺;徐百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鸿章 |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玉泉路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高效 保温瓶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结构,属日用保温瓶的改进。
目前市售的日用保温瓶,上口散温已成其保温性能的主要障碍,这是因为热水瓶口盖处热阻最小,而温度恰恰又最高,造成上口温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热胀冷缩导致的热浮冷沉的对流作用,蒸汽热水不断在此冷却凝结下沉,下部热水浮升置换。这种散温作用,在整个保温过程中一直存在,直至整瓶热水完全冷却为止。
为了改进传统日用保温瓶上口散温的保温缺陷,来增加日用保温瓶的保温功能,我们提出了下口保温的新原理新结构。实验证明,新结构的保温效果是显著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按轻工业部部分布标准,以5磅瓶为例,瓶中注入98℃沸水,24小时后测温70℃。使用同一瓶胆对照,采用本发明的倒置下开口保温结构,不加外热,同一瓶胆,注入98℃沸水,48小时后测温仍在70℃以上,保温时间相应延长一倍。
美国专利(3327881,1976年6月)与4444324,1984年4月)都是关于利用热水瓶下开口的专利,但尚未有涉及下开口热水瓶保温效果提高的发明。
本发明首先用下开口倒置保温技术,提高了较现有保温瓶热效率高一倍的设计(图1)。在此基础上再附加通气管,放水阀,进水漏斗设计了自动放水,自动进水(图2)、(图3)等类型。同时根据耗热少升温用电必省的原理,根据不同保温程度的要求,在瓶塞及其内部,附加一个有安全电容控制,功率为0.1~5W的电热器,如此便可以长期保温。
附图的详细图解及说明:
图1、简易型,塑料式金属壳体12,装有瓶盖14,瓶底瓶盖倒正均要求光洁,顶部均有底脚17,使瓶身倒正在桌上均能站稳,并避免表面磨损染污。11为倒置瓶胆,用瓶套19螺旋压紧以固着在橡皮垫圈18上,14为瓶盖,亦即倒置后的瓶底,瓶盖中空隙处塞满泡沫塑料16防震并辅助保温,瓶盖直径等于或大于瓶身,以便倒置后的安全稳定,是本设计与一般保温瓶不同的特征。15为软塑料制锥形塞,固着于大盖或单独塞好,依靠瓶盖螺旋压紧,使用时,开盖正置灌水,塞紧盖好瓶盖,倒置保温。正置使用,水不满时不要倒置,以免气体膨胀漏水。
图2、自动放水双向瓶,瓶胆11倒置于瓶壳13内,用瓶套23压紧固着于橡皮圈22上。17为倒置后的瓶盖,内包括软塑料瓶塞21、放水管16、放水阀15、通气管12(亦即回气管)、通气管帽19、瓶盖底脚18、瓶盖与瓶塞间塞满泡沫塑料20、辅助保温防震。以上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用螺旋与瓶身固着并压紧瓶塞,瓶盖直径大于或等于瓶身,倒置正置以策稳定。使用时正置桌上,取开瓶盖体系,水灌满后,盖好瓶盖倒放在桌上或挂在墙上,扭开阀门,即可放水。
图3、漏斗灌水双向瓶,13为塑料金属圆筒或方筒,下垫泡沫塑料层18,瓶胆14,装好瓶塞16倒置筒中泡沫塑料垫层上,并用泡沫塑料板12压紧,瓶塞16上装有一系列的进出水管20、通气管15在瓶内部分,高出水面瓶外部分,装有通气管帽,用以启动流水,排除尾水,并控制瓶中负压,使出水管经常呈低水位,以减少散温。进出水管20一端通放水阀19,上端通热水漏斗以便向瓶内灌水。瓶塞16为聚氨酯等软塑料或硅橡胶。灌热水漏斗,可为大口,也可为小口,以增大水压加速进水。以扩大造型。
第四、衡温双向瓶,在图3的基础上,在瓶塞与瓶内通气管上装有一个安全电容控制的0.1~5W功率的电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鸿章,未经徐鸿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低功耗气体脉冲激光的方法和器件
- 下一篇:澄泥砚的制造方法及水夹层澄泥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