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灰尘自处理洁净门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252765.9 | 申请日: | 2023-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71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三根;沈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奥斯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7/28 | 分类号: | E06B7/28;E06B7/16;E06B3/72;E06B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知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0 | 代理人: | 韩晓亮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灰尘 处理 洁净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灰尘自处理洁净门,包括:门体,门体由前后设置的且具有间距的门板组成;密封设置于门板之间的外框,密封设置于门板之间且位于外框内部的内框;由外框、外框和门板围合形成的回字形密闭空间,密封空间连通有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包括:密封式贯穿于外框的连接座、一端连通于连接座且另一端连通于密闭空间的进气座、可拆卸连通于连接座另一端的折叠管、若干开设有外框且位于门体闭合侧的吸气孔。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在洁净门在开启和关闭吸附开口处空气,减少人员进入时携带的未经过滤的外界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灰尘自处理洁净门。
背景技术
洁净室最主要之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之空气的洁净度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之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洁净室的建造中,洁净门是洁净室的重要构成之一。
有相当一部分洁净门为对开式的电动推拉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7107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洁净手术室用电动门,包括上门框、左门板、右门板、第一同步带轮座、第二同步带轮座、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第一连接卡、第二连接卡、滚轮座、滚轮、滑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在左门板和右门板开闭合时,保证门板底部的气密性。但是在左右门板之间开启时,人员进入会携带外界未经过滤的空气,导致病菌会灰尘进入洁净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灰尘自处理洁净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灰尘自处理洁净门,包括:
门体,门体由前后设置的且具有间距的门板组成;
密封设置于门板之间的外框,密封设置于门板之间且位于外框内部的内框;
由外框、外框和门板围合形成的回字形密闭空间,密封空间连通有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包括:密封式贯穿于外框的连接座、一端连通于连接座且另一端连通于密闭空间的进气座、可拆卸连通于连接座另一端的折叠管、若干开设有外框且位于门体闭合侧的吸气孔;
收纳组件,用于在洁净门开启时收纳折叠管。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门体为推拉式的两组对接的门体,当门体相互远离开启时,靠近墙体一侧的折叠管和弹簧被拉伸,折叠管外接有真空泵,启动真空泵进行抽气,通过折叠管和密闭空间在吸气孔处形成负压,从而能够将洁净门开合一侧的空气吸入,防止外界空气携带灰尘活细菌进入洁净室,通过连接座和进气座使折叠管与密闭空间连通,通过收纳组件使得折叠管不会阻碍门体的开闭。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收纳组件包括:一端设置于墙体且另一端密封式滑动穿插于内框和外框的收纳杆、若干连接于折叠管的导环、若干设置于导环的固定杆、一端连接于外框的弹簧,收纳杆穿设于导环的通孔,固定杆的端部连接于弹簧。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门体打开时,收纳杆脱离外框和内框,折叠管拉伸并带动弹簧拉伸,弹簧的左端与外框固定连接,且中间通过多个固定杆与折叠管连接,当门体闭合时,弹簧复位拉动折叠管,使折叠管折叠收纳进入避让部,折叠管为PVC折叠风管,由螺旋钢丝支撑,并用抗撕裂的黑色橡胶条包裹。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连接座开设有内螺纹,折叠管的接头设置有相适配的外螺纹,连接座和折叠管通过螺纹连接。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连接使波纹管和连接座能够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外框体和内框体弯折形成有避让部,用于放置连接座和进气座。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结构紧凑性和完整度,避免折叠管卡住门体的开闭。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门体为两组对接式的推拉式门体,一侧门体的外框形成有内凹部,另一侧的门体形成有相适配的凸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奥斯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奥斯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527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