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铁包倒罐的固定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105877.1 | 申请日: | 2023-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73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博威;王致远;周良;林则全;崔荣峰;汤雪松;陈磊;陈佳佳;蒲春雷;赵贵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丞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包倒罐 固定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铁包倒罐的固定除尘装置,属于铁包倒罐领域。包括第一装置固定架,所述第一装置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落料腔;所述上遮挡板下端的两侧均与第一装置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灰尘限制板,所述灰尘限制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遮挡板和第一装置固定架焊接固定,两个所述灰尘限制板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装置固定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固定除尘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烟气的处理收集效率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由外部的介质由入料口进入落料腔内部,进入并将产生的烟气由上遮挡板和灰尘限制板对烟气进行限制,限制可提高烟气和碎末的收集效率以及收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包倒罐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铁包倒罐的固定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工业的研究也逐步提升,工业领域内对于高温的介质进行倾倒以及转移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倒罐,国内常见的固定工位倒罐烟气收集不理想,同时倒罐作业时产生的高温烟气及火星,对附近钢结构及设备存在热辐射影响,为了使得倒罐的安全性得到提升,人们常常配套使用除尘装置,辅助使用者进行倒罐,提高使用的效率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公开号为CN2099019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炼钢倒罐位除尘装置,包括含除尘风管、除尘风箱、电动调节阀、软连接管、上集尘罩、铁水包、行走小车和支架一,铁水包固定在行走小车上,上集尘罩位于铁水包的正上方,上集尘罩通过支架一固定在行走小车上,软连接管的一端与上集尘罩的出风口连接,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除尘风箱的进口连接,除尘风箱的进口设有电动调节阀,除尘风箱的出口与除尘风管连接,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倒罐位的烟尘收集问题,降低了环境粉尘浓度。
上述专利的固定除尘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烟气的处理是通过烟气自主上移并进行收集,收集的效率以及收集的效果较差,影响使用的效率以及使用的效果;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铁包倒罐的固定除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包倒罐的固定除尘装置,外部的介质由入料口进入落料腔内部,进入并将产生的烟气由上遮挡板和灰尘限制板对烟气进行限制,限制可提高烟气和碎末的收集效率以及收集效果,并且收集结构内部没有弯折位置,便于后续进行清理和打扫,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铁包倒罐的固定除尘装置,包括第一装置固定架,所述第一装置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落料腔;还包括上遮挡板,其设置于第一装置固定架的上端,所述上遮挡板下端的两侧均与第一装置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灰尘限制板,所述灰尘限制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遮挡板和第一装置固定架焊接固定。
优选的,两个所述灰尘限制板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装置固定架,所述第二装置固定架与第一装置固定架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装置固定架外部的前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贯穿第一装置固定架并延伸至第一装置固定架内部的落料腔。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灰尘限制板外部的一侧设置有抽气连接端,所述抽气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空气流动轨,所述第三空气流动轨外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内部的上端与第三空气流动轨的外部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空气流动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空气流动轨,所述第一空气流动轨的一端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的一端、第一空气流动轨、第三空气流动轨和抽气连接端之间均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气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内部纵向设置有过滤芯,所述过滤芯的外部与过滤框的内部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空气流动轨,所述第二空气流动轨的一端设置有入风口,所述入风口的外部与第一装置固定架的内部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气流动轨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外部的上端与第一空气流动轨的外部卡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05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竹制置物架
- 下一篇:芯片封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