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电动涡旋压缩机转子组件压入壳体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027968.8 | 申请日: | 2023-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2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江青山;李勇;范荣升;唐德显;何志洋;白莲;胡元银;王新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 涡旋 压缩机 转子 组件 壳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涡旋压缩机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电动涡旋压缩机转子组件压入壳体的装置,包括机架、下压机构、壳体定位组件和顶升机构,机架包括基础底板、中板和顶板,前两者间设第一连接柱,后两者间设第二连接柱,基础底板上设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用于推动壳体顶升的顶升台,中板上装设壳体定位组件,壳体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治具和定位座,定位治具固设在中板中部,定位治具中部设安装开口,安装开口内可拆卸地固设定位座,定位座底部设一圈突出的定位塑料圈,顶板上装设下压机构,下压机构包括用于固定转子组件的卡盘且下压机构带动卡盘升降。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将电动涡旋压缩机转子组件压入壳体,可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涡旋压缩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电动涡旋压缩机转子组件压入壳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涡旋压缩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转子组件整体压入壳体内,压缩机装入转子组件之前会先将定子压入到壳体内,传统技术中,压缩机转子组件的装配通常由人工操作完成,压缩机装入转子之前会先将定子压入到壳体内,而电动涡旋压缩机的转子是永磁的,如果直接手动安装转子,在磁力的作用下,转子极容易出现不对中或刮伤机壳内壁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方便地将电动涡旋压缩机转子组件压入壳体的装置。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作出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将电动涡旋压缩机转子组件压入壳体的装置,能很好地将电动涡旋压缩机转子组件压入壳体,可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将电动涡旋压缩机转子组件压入壳体的装置,包括机架、下压机构、壳体定位组件和顶升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基础底板、中板、顶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基础底板和中板之间固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中板和顶板之间固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基础底板上装设有所述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用于推动壳体顶升的顶升台,所述中板上装设有所述壳体定位组件,壳体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治具和定位座,所述定位治具固设在所述中板的中部,定位治具的中部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内可拆卸地固设有所述定位座,定位座的底部设有一圈定位塑料圈,所述顶板上装设有所述下压机构,下压机构包括用于固定转子组件的卡盘且下压机构带动卡盘升降。
优选的,所述下压机构还包括下压气缸和升降板,所述下压气缸固设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升降板,所述下压气缸的气缸轴前端固设在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升降板的底部固设有所述卡盘。
优选的,所述定位治具上可拆卸地固设有正对所述升降板的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顶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四周交替设置有弧形部和缺口,两个弧形部对称设置在两侧,两个缺口也对称设置在两侧,限位板的顶部固设有提手,所述安装开口的顶部两侧各固设一个对所述弧形部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优选的,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倍速线和载板,所述倍速线安装在所述顶升台的两侧,倍速线上设有所述载板,载板的顶侧中部设有与壳体适配的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顶升气缸和导柱,所述顶升气缸固设在所述基础底板上,顶升气缸的气缸轴前端固设有所述顶升台,顶升台底部的四角各固设一个所述导柱,导柱向下穿过所述基础底板。
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固定板和弹簧,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设在两侧倍速线的安装架上,各个所述导柱均向下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柱上且弹簧位于所述顶升台和固定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定位塑料圈采用POM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装置包括机架、下压机构、壳体定位组件和顶升机构,结构简单,适用性广,对不同类型的转子组件及壳体均能适配,既能便于自动对中壳体,也能方便地固定转子组件进行下压,进而就能很好地将电动涡旋压缩机转子组件压入壳体,可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27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点底焊针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类工件影像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