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曳引轮绳槽磨损检测工具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38230.7 | 申请日: | 2023-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董灵军;金仲平;张雍;陶修飞;吕正;王涤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5/0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匠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44 | 代理人: | 徐家升 |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轮绳槽 磨损 检测工具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轮绳槽磨损检测工具及检测方法,属于电梯、起重机械安全检测领域,解决了如何提高对曳引轮绳槽的磨损程度的检测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上设置内腔并且通过盖体封闭,所述壳体的腔体内设置有供待检测的轮体套入的定位轴,轮体在定位轴上转动活动,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滑动盒,所述滑动盒的底部通过弹簧和壳体的内壁抵触连接,滑动盒上转动连接有检测轮,所述检测轮受弹簧推力抵靠于待检测轮体的绳槽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挤出机的挤入接口和挤出接口,所述挤入接口和挤出接口分别位于轮体和检测轮形成的通道位置,达到了快速检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起重机械安全检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梯曳引轮绳槽磨损检测工具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曳引式电梯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电梯,电梯的上下运行是依靠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产生曳引力实现的,因此曳引力的大小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曳引轮绳槽严重磨损导致曳引力不足易引起轿厢冲顶、蹲底、溜车甚至发生人员剪切等安全事故。因此,探究曳引轮绳槽磨损检测非常重要。
现有的检测方法中,一般采用检测尺来进行检测,检测尺具有多个大小规格不同的卡片式结构,检测尺通过一个个进行测试比对,确定磨损程度范围,由于检测尺片数比较多,操作比较繁琐,而且检测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对曳引轮绳槽的磨损程度的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梯曳引轮绳槽磨损检测工具及检测方法,具有提高检测效率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曳引轮绳槽磨损检测工具,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上设置内腔并且通过盖体封闭,所述壳体的腔体内设置有供待检测的轮体套入的定位轴,轮体在定位轴上转动活动,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滑动盒,所述滑动盒的底部通过弹簧和壳体的内壁抵触连接,滑动盒上转动连接有检测轮,所述检测轮受弹簧推力抵靠于待检测轮体的绳槽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挤出机的挤入接口和挤出接口,所述挤入接口和挤出接口分别位于轮体和检测轮形成的通道位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的侧壁上靠近轮体和检测轮形成的通道位置上下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第一贴合部的通孔直径小于第二贴合部的通孔直径。
优选的,所述挤入接口内壁设置有窄口。
优选的,所述挤出接口内壁设置有扩口。
优选的,所述滑动盒和壳体的内壁滑移配合,所述滑动盒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伸入到弹簧的内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弹簧部分嵌入的槽体。
优选的,所述槽体内设置有推板,所述弹簧的端部抵靠在推板上,壳体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装配有螺栓,所述螺栓用于调节推板在槽体内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控制壳体内的温度。
一种电梯曳引轮绳槽磨损检测检测方法,使用上述的电梯曳引轮绳槽磨损检测工具,将热塑原料的颗粒或粉末或绳体,送入所述挤入接口,驱动检测轮滚动并控制内部温度,确保将热塑原料在轮体和检测轮之间构成的通道中经过,并且从挤出接口穿出,热塑原料冷却形成硬化的条状物,条状物表明携带轮体的磨损特征,通过激光扫描,或照片成像分析磨损程度。
相比于背景技术,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并且更加准确可靠,能够有效复制待检测轮体的绳槽表面特征,从而将其转移到其他部件上进行有效检测,工作方式简单,而且能够更好的保留磨损细节的特征,便于后期分析和数据提取;
2、工作稳定可靠,易于维护和保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未经台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38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