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征数据生成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93086.X | 申请日: | 2023-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2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席旭刚;郜一杰;汪婷;李文国;吕忠;李文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8/10 | 分类号: | G06F18/10;G06F18/2134;G06F18/24;G06F18/213;G06F17/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征 数据 生成 运动 想象 电信号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特征数据生成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受试者采集运动想象脑电信号;
步骤2、对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多组有重叠的滤波和时间窗划分;
步骤3、对于步骤2中经过划分后得到的每一个时频段使用共空间模式进行特征提取;
步骤4、将提取的特征使用去噪扩散模型进行数据生成;
步骤5、用二阶矩计算与概率分布直方图结合的方法评估生成数据的可靠性,若可靠性不满足需求,则进行重训练,直至满足应用需求,所述生成数据的可靠性判断方法为:生成数据与真实数据期望的误差不超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数据生成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信号的采集方法:
在1000Hz频率下采集的脑电信号;
设定的运功想象具体为:采集受试者根据视觉提示,进行左手、右手、双脚和舌头的运动想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特征数据生成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信号时,在1000Hz频率下采集CZ,C2,C3,C4,C5,C6,FCZ,FC1,FC2,FC3,FC4,FC5,FC6,CP1,CP2,CP3,CP4,CP5,CP6共20个通道的脑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特征数据生成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每次采集时,连续进行6秒对应部位的想象运动,然后根据视觉提示进行3秒的开目静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特征数据生成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采集的脑电信号的预处理方法为:进行0.5Hz-200Hz的带通滤波、50Hz的陷波滤波、ICA独立成分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特征数据生成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有重叠的滤波方法为:先以17个有重叠的子频带做带通滤波,所述17个有重叠的子频带分别为:4-8Hz、6-10Hz、8-12Hz、10-14Hz、12-16Hz、14-18Hz、16-20Hz、18-22Hz、20-24Hz、22-26Hz、24-28Hz、26-30Hz、28-22Hz、30-34Hz、32-36Hz、34-38Hz、36-40Hz;
时间窗划分方法为:经有重叠的滤波后,以6个时间窗进行时序信号分割,得到102个不同时频段的脑电信号,所述6个时间窗为:0-1.4s、0.9-2.3s、1.8-3.2s、2.7-4.1s、3.6-5.0s、4.5-5.9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特征数据生成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特征提取的方法为:
(1)共空间模式算法首先对不同时频段的脑电信号进行空间滤波:
zi,j=WE (1)
其中zi,j代表第i次试验中提取出的第j个特征,E是包含脑电信号的多通道时间序列矩阵,W是投影矩阵;
(2)使用zi,j的最前K行和最后K行计算投影值的方差,即共空间模式特征,再使用对数变换使其接近高斯分布:
p=1,...,K,N-K-1,...,N
其中N为输入进算法的时序信号中的试验次数,p为当前的试验编号;
(3)生成特征矩阵:视一次试验为一个样本,每个样本可得特征数为m×n×D个,每个数据集中共进行N次试验,生成的特征矩阵为:
Xi,j为投影后的第i次试验提取出的第j个特征,D=m·n·2·K是每次试验特征的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30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