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布料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91479.X | 申请日: | 2023-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张铁梁;杨柏森;李圭文;朱志金;杨河新;谢雨鑫;黄耀添;温伟权;张伟杰;王永华;温武;卢世军;肖慧;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21/10 | 分类号: | F27B21/10;F27D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林 |
| 地址: | 51212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布料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冶金烧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烧结布料装置,包括布料机构、混料机构和点火炉。布料机构包括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第一料仓盛装烧结混合料,其出料口正对台车底板,烧结混合料自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处直接落在台车底板上形成第一混合料层,第二料仓盛装燃料,第二料仓沿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第一料仓的下游,燃料自第二料仓的出料口处排出,并落在第一混合料层上;混料机构沿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第二料仓的下游,能够将燃料与第一混合料层上部的烧结混合料混合,形成第二混合料层;点火炉设置于混料机构的下游,用于对第二混合料层进行点火。该烧结布料装置结构简单,布料均匀,且点火后烧结矿的烧结效果好,产量高,燃料消耗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烧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过程是将各种粉状的含铁原料、熔剂、燃料以及返粉按配比混匀、制粒后平铺至烧结机台车上进行抽风点火烧结,烧结混合料在烧结机台车上布料厚度可达700-1100mm。
烧结台车布料是烧结点火前的一道必要工艺,其布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烧结气流分布、烧结各带的发展过程和烧结固结强度、烧结主抽电耗等,进而影响到烧结矿的成品率、烧结消耗以及烧结矿的实物质量等关键指标。
目前烧结生产用固体燃料(或称燃料)大部分为焦粉或煤粉,使用方法一般为固体燃料在配料室中一次加足,与其他物料同时参与配料并在混合机混匀,经皮带运输和梭式布料皮带布入混合料矿槽,再经混合料矿槽下的泥滚布料器和多滚布料器等过程将混合料布在烧结机台车上。传统的布料方式往往会造成烧结过程上部料层热量不足、燃烧温度低,使上层烧结矿结块质量差、返矿多;而下部热量偏多,则燃烧温度高、高温区偏厚、料层透气性降低,使下层烧结矿强度高、气孔率低、还原性差,从而导致上下部烧结矿质量不均匀、成品率低,且燃料消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布料装置,其结构简单,布料均匀,且点火后烧结矿的烧结效果好,产量高,燃料消耗少。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烧结布料装置,用于在台车上进行布料,包括:
布料机构,包括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所述第一料仓用于盛装烧结混合料,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口正对台车底板,所述烧结混合料自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处直接落在所述台车底板上形成第一混合料层,所述第二料仓内盛装燃料,所述第二料仓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料仓的下游,所述燃料自所述第二料仓的出料口处排出,并落在所述第一混合料层上;
混料机构,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料仓的下游,所述混料机构能够将所述燃料与所述第一混合料层上部的烧结混合料混合,形成第二混合料层;
点火炉,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混料机构的下游,用于对所述第二混合料层进行点火。
可选地,所述布料机构还包括松料组件,所述松料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料仓,位于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和所述台车底板之间,所述松料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料仓排出的烧结混合料打散。
可选地,所述第一料仓包括第一料斗、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料斗内盛装所述烧结混合料,所述第一料斗的出口即为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衔接于所述第一料斗的下方,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游。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到所述台车底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到所述台车底板的距离以及台车栏板的高度;所述松料组件包括多个松料片,多个所述松料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松料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台车的运行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松料片设置有多排,多排所述松料片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排中的多个所述松料片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91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