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脂及其原料组合物和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56064.1 | 申请日: | 2023-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3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桂源;欧阳秋;赵玉贞;马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N50/10;C10N30/06;C10N30/12;C10N30/16;C10N3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及其 原料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润滑脂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75~90份基础油、4~18份稠化剂、1~6份极压剂、0.1~5份防锈剂、1~6份纳米二硫化钼、0.1~2份防腐剂、0.1~2份抗氧剂;
所述基础油选自烃类油和酯类油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稠化剂为双脲基稠化剂;
所述极压剂为硫系化合物;
所述防锈剂为磺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80~85份基础油、5~15份稠化剂、1~3份极压剂、0.1~2份防锈剂、1~5份纳米二硫化钼、0.1~1份防腐剂、0.1~1份抗氧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烃类油选自聚α烯烃、聚乙烯、环烷基油、加氢矿物油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聚α烯烃;和/或
所述酯类油选自癸酯、季戊四醇酯、三羟复酯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三羟复酯;和/或
优选地,所述基础油为烃类油和酯类油的混合物,且烃类油与酯类油的质量比为(4-20):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二硫化钼的粒度为50~150nm;和/或
所述抗氧剂为胺型抗氧剂,优选胺型抗氧剂选自二苯胺、二异辛基二苯胺、N苯基β萘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苯胺;和/或
所述防腐剂选自苯三唑衍生物、三氮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苯并三氮唑;和/或
所述双脲基稠化剂由单胺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得到;
优选地,
所述单胺选自十八胺、十六胺、十二胺、辛胺、苯胺、萘胺、对甲苯胺、环己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环己胺与辛胺的混合物;和/或
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苯二异氰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极压剂选自多硫化物、硫化棉籽油、硫化三异丁烯、硫化异丁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硫化异丁烯;和/或
所述防锈剂为有机磺酸钙,优选所述有机磺酸钙选自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钙、高碱值烷基萘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高碱值二壬基萘磺酸钙。
6.一种润滑脂,其特征在于,该润滑脂由包含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原料组合物经过加工制备而成。
7.权利要求6所述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通过部分所述基础油与所述稠化剂的原料制备得到含稠化剂的基础脂体系;
(2)加入所述抗氧剂和所述防腐剂;
(3)加入余量所述基础油、所述极压剂、所述防锈剂和所述纳米二硫化钼,混合均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a)将所述单胺、所述二异氰酸酯和所述烃类油混合,进行反应得到基础脂体系;
(b)加入所述抗氧剂和所述防腐剂;
(c)加入所述酯类油、所述极压剂、所述防锈剂和所述纳米二硫化钼,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所述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0~100℃,优选反应完成后升温至160~180℃恒温30~80分钟;和/或
步骤(b)中加入抗氧剂和防腐剂控制所述基础脂体系温度为110~125℃;和/或
步骤(c)中加入酯类油、极压剂、防锈剂和纳米二硫化钼控制所述基础脂体系温度为70~90℃。
10.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原料组合物和/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脂和/或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润滑脂在万向节润滑中的应用,更优选在Rzeppa型万向节润滑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60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