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制备绿色有机栽培基质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42983.6 | 申请日: | 2023-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6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亮;陆明;朱艳红;王法中;许翠红;吴金荣;武红娟;康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圻润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4/22 | 分类号: | A01G24/22;A01G24/25;A01G24/27;A01G24/6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5 | 代理人: | 贾新伟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园林 废弃物 制备 绿色 有机 栽培 基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制备绿色有机栽培基质的方法,涉及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所述绿色有机栽培基质由园林废弃物发酵腐熟粗料和细料按照体积百分比组成。本发明制备的绿色有机栽培基质充分发挥了不同来源园林废弃物高纤维、高营养等组分特性,满足了作为栽培基质固植、保水、透气、缓冲、提供营养等要求。园林废弃物发酵腐熟筛分后的粗料和细料,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应用环境等因素进行不同比例搭配和pH调整,配制得到的绿色有机栽培基质可以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在绿地、林地栽培基质,盆栽、花坛、屋顶用栽培基质,扦插或育苗基质,改良基质方面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制备绿色有机栽培基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园林废弃物,即园林绿化垃圾,主要指园林绿化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所产生的植被残体,包括树枝、树叶、草屑、花卉等。长久以来,园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多为焚烧和填埋,这些方法不仅浪费土地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造成有机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园林废弃物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也含有钙、镁、铁、锌等微量元素,经过妥善处理可以变成有机肥、栽培基质、有机覆盖物等再生产品。
栽培基质起源于无土栽培概念,用固体基质(介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源和氧气。栽培基质通常由草炭土、蛭石、珍珠岩等材料组成,具有固植、保水、透气、缓冲、提供营养等作用,广泛应用于育苗、盆栽、植物种植等方面。
由于来源的不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所产生的园林废弃物的组成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乔木、灌木产生的树枝含有较高的木质素和纤维素,树叶、草本植物则含有较高的氮磷钾。高木质素和纤维素可以增加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的扎根;高有机质和氮磷钾在保水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元素和缓冲效果。经过好氧发酵等特定处理的园林废弃物再生产物,其不同的园林废弃物组成特性,可以满足栽培基质的各种作用要求。
随着草炭土资源的不可再生和逐渐枯竭,国内的研究者通常以园林废弃物发酵产物部分替代或者搭配有机肥完全替代草炭土,再搭配蛭石、珍珠岩等材料配制栽培基质。其中的园林废弃物发酵产物往往是通过搭配其它来源的辅料经过好氧发酵产生,更多的是充当栽培基质中的营养源,其它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因此,开发一种完全以园林废弃物为原料的栽培基质,不仅可以有效发挥园林废弃物各组成特性的作用效果,提质增效,减少其它外源介质,降低栽培基质生产成本,还解决了园林废弃物的消纳问题,绿色循环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制备绿色有机栽培基质的方法,解决了园林废弃物消纳问题,绿色经济环保。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制备绿色有机栽培基质的方法,所述绿色有机栽培基质由园林废弃物发酵腐熟粗料和细料按照体积百分比组成:园林废弃物发酵腐熟粗料20-70%,园林废弃物发酵腐熟细料30-80%;
所述园林废弃物发酵腐熟粗料和细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园林废弃物,树枝、树叶和草本植株分开预处理,将树枝粉碎至粒径1cm以下,树叶和草本植物粉碎至粒径2cm以下;
(2)将树枝粉碎物与树叶草本粉碎物按照比例混合,树枝粉碎物所占比例为30-50%,混合料C/N比控制在25:1-30:1,调整含水率至45-65%,进行好氧发酵;
(3)发酵高温期,每3天通过翻堆设备进行一次翻堆,温度超过65℃时每天一翻堆,温度低于55℃时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持堆体含水率60-65%,高温期持续14-20天;
(4)当高温期超过14天且发酵堆体温度低于50℃时,用塑料膜覆盖堆体且压实周边,每5-7天翻堆一次,保持堆体空气湿度≥98%,腐熟处理20-3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圻润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圻润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2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