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29198.7 | 申请日: | 2023-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4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顺利;朱万进;李敏;张大伟;徐猛;黄校春;徐峰;孙迪;孙梅;杭大钢;张德峰;胡正友;徐应星;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国能朗新明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3/30;C02F3/28;C02F3/02;C02F3/12;C02F1/50;C02F1/66;C02F1/7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天哲 |
| 地址: | 22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生活 污水 耦合 mbr 膜技术 处理 装置 | ||
1.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装置、污水多级处理装置、污泥收集装置、加药装置和反冲洗排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连通的格栅井(1)和调节池(2),所述格栅井(1)和污水进水口连通,格栅井(1)污水进水口处设有人工格栅(1-1),格栅井(1)内设有机械格栅(1-2);所述调节池(2)设有一组加药管,调节池(2)中设有一组污水提升泵(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多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和MBR膜反应池(6),所述厌氧池(3)、缺氧池(4)中分别设有潜水搅拌器(7),所述缺氧池(4)中还设有一组加药管,所述好氧池(5)中设有曝气器和硝化液回流泵(5-1),所述MBR膜反应池设有一组膜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和鼓风机(1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排放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反洗水池(8)和清水池(9),所述反洗水池(8)设有加药管,所述清水池(9)和回用点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乙酸钠加药装置(10)、次录酸钠加药装置(11)、碱加药装置(12)和消毒加药装置(13),所述乙酸钠加药装置(10)和厌氧池(3)连通,所述反洗水池(8)和MBR膜反应池(6)之间的反冲洗管道上设有保安过滤器(15)、次录酸钠加药装置(11)和碱加药装置(12),所述MBR膜反应池(6)和反洗水池(8)通过引水罐(16)连通提升,提升管道上设有消毒加药装置(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收集装置包括污泥收集池(14)和一组污泥收集器,所述污泥收集器设置在调MBR膜反应池(6)内,其上清液通过管道回流至调节池(2);所述污泥收集池(14)内设有加药装置,所述污泥收集池(14)内设有用于将污泥抽吸外运的污泥提升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收集池(14)和MBR膜反应池(6)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污泥回收泵(14-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反应池(6)内运行一段时间后污泥菌群累积聚集,前端厌氧池(4)消耗碳源后微生物逐渐缺失,为维持系统内前后端一定程度的污泥浓度设置混合液回流泵,将后端MBR膜反应池(6)内的污水回流至厌氧池(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生活污水的耦合MBR膜技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回流泵(5-1)是混合的硝化产物硝态氮,内回流是将好氧池(5)中硝化反应产生的硝态氮回流到缺氧池(4),为反硝化提供化合态的氧,进行反硝化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国能朗新明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国能朗新明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91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摩托车电池冷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邻溴甲苯和间溴甲苯的分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