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76435.8 | 申请日: | 2023-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伯贤;马彬;孙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巨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致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1 | 代理人: | 宋文雯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工程 调式 机电 支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包括支撑单元(1)和加工单元(2),所述支撑单元(1)的外端面安装有加工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放置架(11)及设置于放置架(11)内腔穿插设置有滑动横筒(13),所述滑动横筒(13)的内腔滑动设置有携带机构(12),所述携带机构(12)的上端面贴合于放置架(11)的内腔壁,所述携带机构(12)与滑动横筒(13)之间安装有加工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1)包括横向条(111)及设置于两组横向条(111)之间的组装板(112),所述横向条(111)的上端面滑动设置有竖向支撑条(113),所述竖向支撑条(113)的上端面安装有套接环(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机构(12)包括携带块(121)及横向穿插设置于携带块(121)内腔的通透孔(123),所述携带块(121)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22),两组所述携带块(121)之间安装有衔接筒(124),所述衔接筒(124)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孔(1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环(114)的内腔壁贴合于携带块(121)的外端面,使放置架(11)与携带机构(12)成为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横筒(13)包括筒体(131)及设置于筒体(131)两端的配合块(132),两组所述配合块(132)之间通过串联横杆(133)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横杆(133)包括横杆杆体(1331)及设置于横杆杆体(1331)外表面的穿插孔(1332),所述横杆杆体(1331)的两端分别穿插设置有串联筒(1333),所述串联筒(1333)的外表面套接有膨胀气囊(1334),所述膨胀气囊(1334)的外表面穿插开设有漏气孔(133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筒(124)的内腔穿透贯穿设置有横杆杆体(1331),所述连接孔(125)与穿插孔(1332)的开设位置相同,所述横杆杆体(1331)与衔接筒(124)的内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单元(2)包括连通杆(21)及设置于连通杆(21)顶端的安装条板(22),所述安装条板(22)的内端面横向设置有内夹条(23),所述安装条板(22)的下端面边缘两侧设置有连通软管(24),所述连通软管(24)的另一端穿插进入串联横杆(133)的内腔,所述连通杆(21)垂直插入连接孔(125)的内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条(23)包括贴合板(231)及设置于贴合板(231)侧端面两侧的夹持组件(232),相对的所述夹持组件(232)之间放置位置相反。
10.电安装工程用可调式机电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放置架(11)的上端面由上而下铺设有需要安装的构件本体,将需要安装的板状构件由上而下垂直插入装置的内腔,使板状结构与构件本体的两端贴合,将板状结构的侧端面倾斜靠在内夹条(23)的内端面,工作人员通过向外掰动安装条板(22),使其以连通杆(21)为支点连带携带机构(12)和滑动横筒(13)进行旋转,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板状构件进行同位移动,使板状结构与构件本体的相互之间的位置进行改变,使二者之间达到最适合的安装角度,对二者进行安装;
S2:堵塞住漏气孔(1335),通过外接气管插入串联横杆(133)的内腔,通过设置的串联筒(1333)与膨胀气囊(1334)之间的膨胀配合关系,在串联筒(1333)的内腔气体冲入后向外膨胀,当两边串联筒(1333)的内腔均充满气体后,由两端向内通入气体,两侧的气体在横杆杆体(1331)的内腔聚集,由穿插孔(1332)向外排出,气体进入连通杆(21)的内腔,气体同向安装条板(22)的内腔后,将安装条板(22)的内腔充满,安装条板(22)中的气体由两侧设置的连通软管(24)内,贯穿通过连通软管(24)内腔后将其尾端插入串联筒(1333)的内腔,形成一个闭环,在准工作状态下,连通杆(21)与连通软管(24)为柔软状态,不会整体装置进行支撑,在充气后,连通杆(21)与连通软管(24)向外扩张,形变至能够支撑板状结构的硬度,使板状结构与构件本体在安装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支撑力度及时进行改变,提高整体装置的灵活性;
S3:携带机构(12)能够以横杆杆体(1331)为路径进行移动,径向移动整体滑动横筒(13),从而对加工单元(2)在支撑单元(1)上对板状构件的支撑位置进行调整,使整体装置更加适配于构件的安装;
S4:可在贴合板(231)的侧端面两侧边缘排列相对设置的夹持组件(232),通过设置的夹持组件(232)对边缘凹凸的板状构件进行夹持,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S5;套接环(114)能够在竖向支撑条(113)的带动下以横向条(111)为路径进行横向移动,通过组装板(112)的两端对竖向支撑条(113)的移动路径进行阻挡,放置竖向支撑条(113)移动出装置中,横向调节加工单元(2)的支撑点,方便工作人员使用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巨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巨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64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