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170607.3 | 申请日: | 2023-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6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龙华;丁镇;陈绮;王少波;丘维敏;刘寒青;周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G01D21/02;G08B21/10;G08B31/00;G06Q10/0635;H04L67/5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黎欣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洪涝 智能 监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监测洪涝的目标区域中多个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标识信息,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包括降雨数据、建筑数据、水位数据、环境数据及地形地貌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标识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且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述物联网节点互不重叠;
根据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确定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包括该子目标区域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能力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任一所述子目标区域,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
根据所有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洪涝情况;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所包含的所有子风险因子,对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中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进行划分,得到与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所包含的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相关数据,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相关数据的数量大于等于1;
计算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与其对应的所有所述洪涝相关数据之间的洪涝对应参数,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对应参数包括表示该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所有所述洪涝相关数据对所述子目标区域的致灾贡献参数和/或防控贡献参数,其中,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致灾贡献参数越大,表示该子风险因子越容易造成对应子目标区域发生洪涝,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防控贡献参数越大,表示该子风险因子对其对应子目标区域的洪涝防控能力越强;
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对应参数,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降雨数据包括降雨雨滴大小和/或降雨雨滴速度,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建筑数据包括建筑类型、建筑密集度、建筑材质及建筑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水位数据包括当前水位及单位时间内水位变化量,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环境数据包括气流环流数据、区域热岛效应数据、绿植数据及河流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包括级别相同的物联网节点和/或级别不相同的物联网节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任一所述子目标区域,当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包括级别不相同的所述物联网节点时,针对任一级别的所述物联网节点,确定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数量;
当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分析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所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的每个数据,得到所述每个数据对应的数据分析类型;
判断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中是否存在数据分析类型相同的目标物联网节点;当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所述的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未经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06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