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65877.5 | 申请日: | 2023-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奚洪波;蔡益惠;余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02 | 分类号: | B02C1/02;B02C23/00;B02C23/10;B02C21/00;F26B11/22;F26B25/04;F26B23/0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康健 |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废料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废料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包括桌体、废料翻转箱、除铁机构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位于桌体的一侧,废料翻转箱位于桌体与第二输送带之间;废料翻转箱处设置有用于将废料翻转箱内的物料烘干的烘干机构;废料翻转箱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端开设有排料口,排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将排料口处的废料引流至第二输送带上的下料料斗;废料箱上设置有控制排料口排料的放料机构;除铁机构位于第二输送带旁侧用于吸附经过第二输送带上的废料中的铁杂质;通过烘干机构可以对建筑废料进行干燥,通过除铁机构可以清除废料中的铁杂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废料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物的更新日新月异,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料,建筑废料如果不作处理直接丢弃的话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对建筑废料处理再利用很有必要。
目前,现有技术中,多通过颚式破碎机先将大块的建筑废料进行初级破碎,然后再由齿辊式破碎机对建筑废料进行最终的破碎,在齿辊式破碎机在对建筑废料进行最终破碎时,通过两个齿辊转动将位于两个齿辊之间的建筑废料破碎,但是,建筑废料往往潮湿并且其中掺杂着少量铁杂质,潮湿的建筑废料在撵入两个齿辊之间时,容易堵塞在齿辊上的相邻的齿牙之间,堵塞泥物将影响齿辊对建筑废料的破碎效果,同时,当铁杂质进入至齿辊式破碎机中时,由齿辊对铁杂质进行碾压,由此,会造成齿辊的磨损增大,导致破碎效果不佳,而且会极大的增加破碎处理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废料处理装置,通过烘干机构可以对建筑废料进行干燥,避免一些潮湿的建筑废料在齿辊式破碎机内破碎时,粘附在齿辊上的相邻的齿牙上,堆积的量过多时,会造成齿辊式破碎机的破碎效果变差,通过除铁机构将初级破碎后的建筑废料中的铁杂质吸附走,避免了铁杂质流入齿辊式破碎机中,对齿辊造成损坏。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包括颚式破碎机、桌体、第一输送带和齿辊式破碎机;
还包括废料翻转箱、除铁机构和第二输送带;
颚式破碎机和第一输送带均固定设置在桌体上;
第二输送带位于桌体的一侧,废料翻转箱位于桌体与第二输送带之间;
第一输送带用于将颚式破碎机出料口排出的废料运送至废料翻转箱内;
废料翻转箱处设置有用于将废料翻转箱内的物料烘干的烘干机构;
废料翻转箱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端开设有排料口,排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将排料口处的废料引流至第二输送带上的下料料斗;
废料箱上设置有控制排料口排料的放料机构;
除铁机构位于第二输送带旁侧用于吸附经过第二输送带上的废料中的铁杂质。
优选的,废料翻转箱的上端为开口面,废料翻转箱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斜面;
第一斜面由废料翻转箱靠近第一输送带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至与排料口的下端连接。
优选的,废料翻转箱内转动设置有两组翻转组件;
两组翻转组件均包括有两个环形的转动轮以及多个空心的翻转圆管,两个转动轮分别转动设置在废料翻转箱内腔的相对的两侧,两个转动轮的相对端环形分布有多个卡柱,每一个翻转圆管均位于两个转动轮之间并且其两端部分别插设于两个转动轮的卡柱上;
每一个翻转圆管和与其相对的卡柱之间为转动连接;
每一个转动轮的中心处均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转动轴,转动环的内壁处固定设置有多个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5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度互联PCB盲孔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河流濒危鱼类的水下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