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包埋方法及微胶囊乳剂的制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097423.9 | 申请日: | 2023-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9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芳芳;王斌;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归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1J4/00;B01J13/02;B01J13/04;B01J1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群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90 | 代理人: | 安士影 |
| 地址: | 314419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精油 微胶囊 包埋 方法 乳剂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精油微胶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包埋方法及微胶囊乳剂的制备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微胶囊乳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第二盖板,反应釜的外侧设有多个装料桶,装料桶的上方均设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均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第一盖板的顶部与第二盖板的顶部之间均连接有螺旋管,装料桶的顶部均通过螺旋管与反应釜相连通,装料桶的底部与反应釜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管,装料桶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与反应釜相连通,反应釜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管的端口相适配的连接口,反应釜的内部设有阻挡装置。本发明达到了在将壁材原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反应釜中的气体压强不会中断,基本保持恒定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油微胶囊领域,尤其是一种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包埋方法及微胶囊乳剂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精油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成分多、易挥发、且化学性质有的极不稳定,在使用和贮存期间容易挥发、散失香味和香气或容易分解变质。所以,对植物精油的保存、使用就成了芳香植物精油研究开发的重点问题。微胶囊技术采用天然或半合成或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或气体进行包覆,形成一种微小粒子的技术。用微胶囊技术得到的微小粒子叫微胶囊,一般的粒子大小在微米或毫米范围,通常把包在微胶囊内部的物质称为囊心或心材,囊心外部的成膜材料称为壁材或囊材。
在制备微胶囊时,先是将壁材和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植物精油溶于混合溶液中搅拌得到微胶囊乳剂,最后对微胶囊乳剂使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得到微胶囊。在将壁材混合时,混合的方法以及壁材的用料配比都会对壁材的质量产生影响,将壁材置于一定压力环境下进行混合,制备得到的壁材溶液均匀性好,在与植物精油混合成乳剂制成微胶囊后,囊材的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由于壁材原料的添加分有先后顺序,在对于含有多种壁材原料的情况下,每次添加壁材原料前,都需要先对反应釜进行泄压,再在其中加入壁材原料,最后升压混合,这使得壁材在混合过程中会出现反应釜内压力中断或者压力变化较大的情况,影响了壁材溶液的质量,另外反复升压/泄压也造成了气体的浪费,使得工序繁琐,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包埋方法及微胶囊乳剂的制备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包埋方法及微胶囊乳剂的制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微胶囊乳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第二盖板,反应釜的外侧设有多个装料桶,装料桶的上方均设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均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第一盖板的顶部与第二盖板的顶部之间均连接有螺旋管,装料桶的顶部均通过螺旋管与反应釜相连通,装料桶的底部与反应釜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管,装料桶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与反应釜相连通,反应釜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管的端口相适配的连接口,反应釜的内部设有与每个连接口相对应的阻挡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管的端口相适配的连接口,所述阻挡装置均包括曲面挡板,曲面挡板的外侧壁均与反应釜的内侧壁相贴合,曲面挡板上均开设有通口,通口均与连接口相对应,曲面挡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柱,第四柱均滑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均与反应釜固定连接,第四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曲面三角板,第四柱的外部均套设有位于曲面三角板与固定块之间的第二弹簧,第二盖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内齿轮和第二齿轮,内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内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与曲面三角板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装料桶中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杆,第二杆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五柱,第五柱的外部均设有绞龙,装料桶中均设有驱动绞龙转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装料桶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杆,驱动装置均包括第六柱,第六柱均与第四杆滑动连接,第六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片,第六柱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均位于第二挡片与第四杆之间,第二挡片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第五柱的底面均开设有通孔,第二螺纹柱的顶端均延伸至通孔中,第二螺纹柱均与第五柱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归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归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7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