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77570.X | 申请日: | 2023-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3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蔺思宇;杨晨旺;徐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时代(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曹源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注塑 成型 参数 生成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材料的第一材料物性参数、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模具三维参数、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注塑机的第一机台参数以及录入的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缺陷参数;将第一材料物性参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和第一机台参数进行融合后与第一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第一拼接参数;将第一拼接参数作为预先训练的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的输入进行运算,得到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注塑成型参数,以便依据第一注塑成型参数进行模具注塑成型。本发明公开的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有效保证注塑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模具注塑成型是指通过注塑机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
目前,现有的模具注塑成型较常采用的方案是将模具的三维信息进行提取,再结合物料密度,生成与生产产品对应的体积及重量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形成一个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模型。当一件新的模具产品需要生产时,将新产品的体积及重量数据输入模型当中,生成一组对应当前产品的注塑成型参数,再将注塑成型参数赋予注塑机进行实际生产。
然而,采用这样的方案所生产出的产品只能解决满胶问题,但产品满胶对于大部分注塑产品来说并不意味着产品合格,并不能做到防止不良品的产生,因而在生产注塑产品时产品的合格率较低,导致产能下降,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材料的第一材料物性参数、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模具三维参数、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注塑机的第一机台参数以及录入的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缺陷参数;
将所述第一材料物性参数、所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和所述第一机台参数进行融合后与所述第一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第一拼接参数;
将所述第一拼接参数作为预先训练的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的输入进行运算,得到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注塑成型参数,以便依据所述第一注塑成型参数进行模具注塑成型;
其中,所述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是以已注塑成型模型的历史材料物性参数、已注塑成型模型的历史模具三维参数以及用于已注塑成型模型注塑的注塑机的历史机台参数进行融合后再与已注塑成型模型的历史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的历史拼接参数作为输入,已注塑成型模型的历史注塑成型参数作为输出进行训练得到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材料物性参数、所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和所述第一机台参数进行融合后与所述第一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第一拼接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材料物性参数、所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机台参数中相关联的参数进行运算,得到与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材料、待注塑成型模具以及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注塑机中至少一项相关联的新增特征参数;
将所述第一材料物性参数、所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所述第一机台参数、所述新增特征参数和所述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第一拼接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将所述第一拼接参数作为预先训练的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的输入进行运算,得到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注塑成型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注塑成型参数对待注塑成型模具进行模具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时代(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时代(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75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