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77570.X | 申请日: | 2023-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3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蔺思宇;杨晨旺;徐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时代(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曹源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注塑 成型 参数 生成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材料的第一材料物性参数、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模具三维参数、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注塑机的第一机台参数以及录入的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缺陷参数;
将所述第一材料物性参数、所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和所述第一机台参数进行融合后与所述第一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第一拼接参数;
将所述第一拼接参数作为预先训练的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的输入进行运算,得到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注塑成型参数,以便依据所述第一注塑成型参数进行模具注塑成型;
其中,所述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是以已注塑成型模型的历史材料物性参数、已注塑成型模型的历史模具三维参数以及用于已注塑成型模型注塑的注塑机的历史机台参数进行融合后再与已注塑成型模型的历史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的历史拼接参数作为输入,已注塑成型模型的历史注塑成型参数作为输出进行训练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材料物性参数、所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和所述第一机台参数进行融合后与所述第一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第一拼接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材料物性参数、所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机台参数中相关联的参数进行运算,得到与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材料、待注塑成型模具以及用于模具注塑成型的注塑机中至少一项相关联的新增特征参数;
将所述第一材料物性参数、所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所述第一机台参数、所述新增特征参数和所述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第一拼接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拼接参数作为预先训练的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的输入进行运算,得到待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注塑成型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注塑成型参数对待注塑成型模具进行模具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物性参数包括材料的熔融指数、材料的熔胶温度、材料的密度、材料收缩率以及材料流动性;
所述第一模具三维参数包括模具内产品体积、模具内产品表面积、模具内产品外观尺寸、模具内产品最大投影面积以及模具内产品最小厚度、最大厚度以及平均厚度;
所述第一机台参数包括注塑机螺杆在推进过程中的理论注射容积、螺杆最大转速、螺杆直径、螺杆长径比以及最大系统压力;
所述第一注塑成型参数包括注塑过程中材料的加热温度、注塑机模具腔体的温度、注塑机螺杆推进压力、注塑机储料压力、保压压力、注塑机螺杆的推进速度、注塑机螺杆的推进距离、注塑过程中材料的加热时间、注塑过程中材料的推进时间、注塑过程中模具的冷却时间以及保压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陷参数包括缺胶量参数、缩水比例参数、毛刺参数、结合线参数、流纹参数、气泡参数、光泽度参数、形变参数以及粘模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采用Seq2Seq模型或自动编码器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注塑成型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已注塑成型模具所对应的第二材料物性参数、已注塑成型模具所对应的第二模具三维参数以及用于已注塑成型模具注塑成型的注塑机的第二基台参数进行融合后,与对已注塑成型模标注的第二缺陷参数进行拼接,得到第二拼接参数;
将所述第二拼接参数作为样本输入,已注塑成型模具在注塑时所对应的第二注塑成型参数作为样本输出,对所述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更新后的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以便通过更新后的注塑成型参数优化模型确定待注塑成型模具的注塑成型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时代(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时代(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75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