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产品的耳机耳帽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547544.9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8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凯景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54 | 代理人: | 赵建军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耳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的耳机耳帽,包括耳机主体、一级耳帽套,所述一级耳帽套的内部设有用于连接一级耳帽套同轴圆心的耳帽内层;耳帽内层为耳帽的内层,通过耳帽内层可以快速与耳机主体相连接,所述耳帽内层的外壁端部设有同轴圆心的移动凸圈;移动凸圈的作用重大;耳帽内层的外壁端部设有移动凸圈,由移动凸圈可以使得耳帽在与耳机主体连接时较为省力、稳定,将一级耳帽套与耳帽内层翻动,使得一级耳帽套不再包裹耳帽内层,使得耳帽内层呈露出状态,此时作用力可在移动凸圈上,并通过移动凸圈将耳帽内层套入至耳机发音壳的位置处,耳帽内层具有了较好的受力点,整体较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耳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耳机耳帽。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可将接收的电信号转化为可听的音频信号的电子产品。由于耳机便于携带,并且能使用户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聆听音频,因此深受用户的喜爱。而耳机耳帽是起到保护作用,耳帽直接与人体接触,可以使得人体戴入耳机时更加牢固,且感触较佳。
现有的耳机耳帽在安装或更换新的耳帽时,无法达到又稳定、又好安装的效果,由于耳帽外层需要与人耳接触,所以材质较为亲肤、柔软,而耳帽内层设有开孔与耳机相连接,内部开孔较小时,使得耳帽与耳机连接较为稳定,但这就使得耳帽在更换、拆卸时很难对准,并且作用力很难传递至耳帽端部开孔处,所以使得耳帽很难与耳机安装,而一些连接孔开设较大时,虽然便于耳机帽的安装,但是耳帽很容易自行滑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产品的耳机耳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耳机耳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耳机耳帽在安装或更换新的耳帽时,无法达到又稳定、又好安装的效果,由于耳帽外层需要与人耳接触,所以材质较为亲肤、柔软,而耳帽内层设有开孔与耳机相连接,内部开孔较小时,使得耳帽与耳机连接较为稳定,但这就使得耳帽在更换、拆卸时很难对准,并且作用力很难传递至耳帽端部开孔处,所以使得耳帽很难与耳机安装,而一些连接孔开设较大时,虽然便于耳机帽的安装,但是耳帽很容易自行滑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产品的耳机耳帽,包括耳机主体、一级耳帽套,所述一级耳帽套的内部设有用于连接一级耳帽套同轴圆心的耳帽内层;耳帽内层为耳帽的内层,通过耳帽内层可以快速与耳机主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耳帽内层的外壁端部设有同轴圆心的移动凸圈;移动凸圈的作用重大,当一级耳帽套通过耳帽内层与耳机主体相连接时,移动凸圈可以将耳帽内层的直径拉扯较大,使得耳帽内层的直径,由原来小于耳机发音壳的尺寸拉扯到大于耳机发音壳的尺寸,从而可以使得耳帽内层套设于耳机发音壳的外部,而当耳帽内层与耳机发音壳连接后,从动移动凸圈时,耳帽内层即可恢复至原状态,移动凸圈可以相对于耳帽内层起到类似“把手”作用,便于耳帽内层的直径改变,便于耳帽内层与耳机发音壳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耳机主体的顶部设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部设有耳机发音壳,且所述耳帽内层套设于耳机发音壳的外部。耳帽内层与耳机发音壳连接后,耳帽内层、耳机发音壳即为同一个圆心,耳帽内层位于耳机发音壳的外圈。
优选的,所述一级耳帽套的顶部设有二级耳帽套,且所述二级耳帽套与一级耳帽套为同一种材质,均为橡胶材质,所述一级耳帽套、二级耳帽套均为中空圆台结构,且所述一级耳帽套的顶端宽度与二级耳帽套的底端宽度一致。所述二级耳帽套的中部形成有耳帽出音孔。使得二级耳帽套、一级耳帽套放入人体耳朵内后,其更加亲肤,戴入后耳朵更加舒适。
优选的,所述耳帽内层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耳机发音壳的外壁设有限位侧柱,且所述限位侧柱与限位凹槽配合使用。当耳帽内层安装于耳机发音壳后,限位侧柱位于限位凹槽内,即可起到对起到限位效果,防止一级耳帽套与耳机主体连接后出现旋转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凯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凯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47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单云台无人机EL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重型电极对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