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536833.9 | 申请日: | 2022-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35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崔大伟;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李岱 |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轨道和固定装置主体,所述固定装置主体包括安装机构、传感器调整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C型卡箍、第二C型卡箍、内螺纹凹槽、螺纹杆、转杆和两个定位球,所述第一C型卡箍设置在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一C型卡箍与轨道相适配,所述第二C型卡箍设置在轨道远离第一C型卡箍的一侧,所述第二C型卡箍与轨道相适配,所述内螺纹凹槽开设在第二C型卡箍的外壁上,所述螺纹杆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凹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可以简单有效的对传感器进行安装固定,并能够使传感器始终贴紧轨道,提高检测精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给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铁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高速铁路高效、安全的运行,目前多采用声发射传感器对高速铁路的铁路钢轨进行伤损检测。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轨道轨腰监测传感器固定装置,属于轨道监测设备领域,包括底座和置于轨道下的压板,压板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为弯曲的钩状结构;所述底座包括下部的C型座和上部的立板,C型座的开口朝向压板的钩状结构,立板连接于C型座上部靠近压板的一端;立板与C型座之间连接有加强件;立板开设有横向的通孔,通孔处固定有容置传感器的套筒,套筒远离压板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锁紧盖,有效减少了底座上部的重量,减少了底座的振动对套筒的影响,达到良好的耦合效果,增强了监测精度。
但是,上述结构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其传感器固定装置在对传感器进行安装时,由于传感器后侧设置有弹性件,并且未对传感器的位置进行定位,轨道在震动时,容易导致传感器回缩,远离轨道,降低对轨道的检测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传感器固定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简单有效的对传感器进行安装固定,并能够使传感器始终贴紧轨道,提高检测精度的传感器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轨道和固定装置主体,所述固定装置主体包括安装机构、传感器调整机构和定位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C型卡箍、第二C型卡箍、内螺纹凹槽、螺纹杆、转杆和两个定位球,所述第一C型卡箍设置在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一C型卡箍与轨道相适配,所述第二C型卡箍设置在轨道远离第一C型卡箍的一侧,所述第二C型卡箍与轨道相适配,所述内螺纹凹槽开设在第二C型卡箍的外壁上,所述螺纹杆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凹槽内,所述螺纹杆贯穿第一C型卡箍并与第一C型卡箍转动连接,所述转杆滑动安装在螺纹杆上,两个所述定位球分别固定安装在转杆的两端;
所述传感器调整机构包括安装架、伸缩槽、伸缩柱、第一圆形槽、第一弹簧、安装槽、传感器本体和防护罩,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第一C型卡箍的顶部,所述伸缩槽开设在安装架的一侧外壁上,所述伸缩柱滑动安装在伸缩槽内,所述第一圆形槽开设在伸缩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安装在伸缩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圆形槽内并与第一圆形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开设在伸缩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防护罩安装在伸缩柱上,所述防护罩与传感器本体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二圆形槽、圆形块、L形拉杆、第二弹簧和两个圆形卡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圆形槽开设在固定块的底部,所述圆形块滑动安装在第二圆形槽内,所述L形拉杆固定安装在圆形块的顶部,所述L形拉杆的顶部延伸至固定块外并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滑动套设在L形拉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与圆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第二圆形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形卡块均与圆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伸缩柱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环形螺纹槽,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延伸至环形螺纹槽内并与环形螺纹槽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36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