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限位组件、振荡器及医疗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330084.4 | 申请日: | 2022-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9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国;李运奇;郑凯;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5/42 | 分类号: | B01F35/42;B01F31/20;B01F33/30;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限位 组件 振荡器 医疗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限位组件、振荡器及医疗设备,弹性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弹性板,弹性板能够相对限位块弹性变形;调节组件,设于限位块,用于驱使弹性板产生弹性变形以使弹性板抵紧于容器;以上弹性限位组件及振荡器利用调节组件来调整弹性板沿限位块向外变形的变形量,从而弹性板作用于容器的顶紧力以及弹性板与容器之间的过盈量,在容器处于振荡工作中,弹性板始终保持抵靠于容器以使容器相对稳定,避免容器和限位块之间发生刚性碰撞或者发生脱落。振荡器包括振荡托盘,振荡托盘上设有多个限位件,至少一个限位件包括弹性限位组件;该振荡器既能稳定地夹持容器,又便于容器拆装于振荡托盘,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限位组件、振荡器及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经常会采用夹具装置将一容器夹持固定,然后通过振荡器带动夹具装置上的容器往复振荡运动以混合物料。
例如,在微板振荡器中,微板放置在振荡托盘上,微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单元腔,由振荡托盘带动微板产生振荡运动。其中,为了防止微板被甩出,一般会在振荡托盘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限位块,由限位块接触微板的侧壁来限制微板相对振荡托盘移动。
但是,当微板和限位块之间存在间隙时,在微板振荡器工作过程中,微板会来回撞击限位块而产生较大的噪声,若振荡速度过快还会将微板甩出,造成液体洒落;而当限位块之间的距离过小时则导致微板难以放入振荡托盘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能够调节弹性板的弹性变形量以使限位块能够保持抵靠于容器的弹性限位组件;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以上弹性限位组件的振荡器;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以上振荡器的医疗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弹性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能够相对所述限位块弹性变形;调节组件,设于所述限位块,用于驱使所述弹性板产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弹性板抵紧于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弹性限位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以上弹性限位组件利用调节组件来调整弹性板相对限位块的变形量,在调节过程中,弹性板与容器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弹性板与容器相接触后紧配,通过调整弹性板抵靠于容器时的变形量即可调整弹性板作用于容器的顶紧力,也即调整了弹性板与容器之间的过盈量,在容器处于振荡工作中,弹性板始终保持抵靠于容器以使容器相对稳定,避免容器和限位块之间发生刚性碰撞,避免容器从限位块上脱落或洒落物料,而且该弹性限位组件便于取放容器,也能够适用于限制多种不同尺寸规格的容器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可移动设于所述限位块上的顶推件,所述顶推件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抵靠于所述弹性板,所述顶推件能够相对所述限位块作进给运动以推动所述弹性板弹性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推件为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块的螺栓,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栓的端部和所述弹性板相抵接或者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包括间隔设置的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的上端与和所述外侧板的上端之间设有连接板,至少部分的所述内侧板构成所述弹性板,所述内侧板、所述外侧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共同限定出开口向下的安装槽,所述螺栓的端部和所述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安装槽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插片部和与所述插片部相连的弯折片,所述限位块内设有位于所述内侧板的一侧的限位插槽,所述插片部插设于所述限位插槽内,所述弯折片弹性抵靠于所述螺栓的端部以使所述插片部弹性抵靠于所述内侧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沿竖直方向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螺栓的下端顶推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以使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推动所述弹性板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30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