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BMS保护板的充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316287.8 | 申请日: | 2022-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04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戴子钧;金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辰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海兵 |
| 地址: | 212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锂电池 bms 保护 充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BMS保护板的充电系统,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采用直接绕过BMS保护电路的方式对过度欠压的锂电池进行充电以激活正常充电而带来的锂电池容易过充导致损坏锂电池的问题。本充电系统包括BMS主控开关回路和MCU,BMS主控开关回路包括充电控制开关和放电控制开关,还包括旁路充电回路,旁路充电回路包括旁路控制开关,当锂电池过度欠压充电时,旁路控制开关和放电控制开关导通,充电控制开关断开;当锂电池不再过度欠压时,充电控制开关自动导通,同时旁路控制开关自动断开。本充电系统具有既能对过度欠压的锂电池激活正常充电,同时还得到BMS保护电路保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BMS保护板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行业中,由于多颗电池的串联需要对每一节电池进行管理,所以都需要配套BMS锂电池管理系统保护板(以下简称BMS保护板),BMS保护板是通过硬件的方案去实现过压、欠压、过流等保护功能。现有BMS保护板一般仅是采集每节锂电池的电压和主回路充放电的电流等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当锂电池过度欠压,会造成BMS保护板无法正常工作,从而无法驱动充电开关打开充电端口,造成锂电池无法激活正常充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采用了增加旁路充电回路的方案,旁路充电回路跨过BMS保护板直接与锂电池两端连接,通过旁路充电回路直接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但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绕过BMS保护板,锂电池充电时失去了BMS保护板的过压、欠压、过流等保护和监控措施,容易造成锂电池的过充从而损坏锂电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BMS保护板的充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BMS保护板的充电系统,包括BMS主控开关回路和MCU,所述BMS主控开关回路包括充电控制开关和放电控制开关,所述放电控制开关一端与锂电池负极端BAT-连接,所述放电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上述充电控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充电器负极端PACK-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路充电回路,所述旁路充电回路包括旁路控制开关,所述旁路充电回路与BMS主控开关回路电连接,且所述旁路充电回路接外接电源,当锂电池过度欠压充电时,上述旁路控制开关和放电控制开关导通,充电控制开关断开;当锂电池不再过度欠压时,所述充电控制开关自动导通,同时所述旁路控制开关自动断开。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BMS保护板的充电系统中,所述的BMS主控开关回路还包括电阻R11、电阻R17、稳压管D5、电阻R12、电阻R15和稳压管D6,上述放电控制开关为增强型N沟道MOS管Q10,所述充电控制开关为增强型N沟道MOS管Q11,所述MOS管Q10的S极接锂电池负极端BAT-、稳压二极管D5正极和电阻R17一端,所述MOS管Q10的G极接稳压二极管D5负极、电阻R17另一端和电阻R11一端,电阻R11另一端接MCU上的放电开关控制信号输出引脚,所述MOS管Q10的D极接MOS管Q11的D极;所述MOS管Q11的S极接充电器负极端PACK-、稳压管D6正极和电阻R15的一端,所述MOS管Q11的G极接稳压管D6负极、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MCU放电开关控制信号输出引脚。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BMS保护板的充电系统中,所述的旁路充电回路还包括电阻R136、电阻R141和稳压管D31,上述旁路控制开关为增强型N沟道MOS管Q79,所述MOS管Q79的D极接MOS管Q10的D极,所述MOS管Q79的S极接稳压管D31的正极、电阻R141的一端和充电器负极端PACK-,所述MOS管Q79的G极接稳压管D31的负极、电阻R141的另一端和电阻R136的一端,电阻R136的另一端接外接电源。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BMS保护板的充电系统中,所述的外接电源为限流充电电源,且为独立电源并与上述MCU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辰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辰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162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