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219447.7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7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555 | 分类号: | H01M10/6555;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57;H01M10/6567;H01M50/258;H01M50/249;H01M50/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霍朝霞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车辆 | ||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冷却板和至少两排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底部冷却板连接;
至少两排所述电池组件中,存在相邻的两排所述电池组件之间设有冷却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排所述电池组件沿宽度方向(Y)依次排列,所述冷却板包括中央冷却板和侧部冷却板;
相邻的两排所述电池组件之间设有所述中央冷却板,所述至少两排电池组件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部冷却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冷却板设有第一流道,所述中央冷却板设有第二流道,所述侧部冷却板设有第三流道;
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依次连通;或,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分别与集流管路连通,所述集流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或,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冷却板和所述侧部冷却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接头,所述底部冷却板设有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与所述第二转接头通过连接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长度方向(X),所述中央冷却板和所述侧部冷却板的两端均具有探出所述电池组件的延伸部,所述第一转接头设置于所述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冷却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与一排所述电池组件通过导热结构胶连接;
所述第二侧面与另一排所述电池组件通过导热结构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冷却板包括上下设置的流道区域和非流道区域;
所述中央冷却板的高度H1与所述流道区域的高度H2满足:
0.5*H≤H1≤H,0.2*H1≤H2≤0.5*H2;
其中,H为电池单元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高度方向(Z),所述中央冷却板大于所述侧部冷却板的高度;
或,沿高度方向(Z),所述中央冷却板小于所述侧部冷却板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堆叠设置的电池单元;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与所述中央冷却板相对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设有第一开窗区域,所述第一开窗区域位于所述电池单元高度方向(Z)的中部;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与所述侧部冷却板相对的第四侧面,所述第四侧面设有第二开窗区域,所述第二开窗区域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极柱;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与所述底部冷却板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设有第三开窗区域。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194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