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操作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971089.9 | 申请日: | 2022-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14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坚;吴昊;国宏雪;马怀章;杲晓;包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3/00 | 分类号: | E04G3/00;E04G5/04;E04G5/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汪洋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钢结构 建筑 操作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防护栏,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支撑次梁,所述支撑次梁的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撑主梁,所述支撑主梁上设有若干连接夹板,所述连接夹板用于连接所述支撑主梁与钢结构框架梁。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可周转使用、安拆方便、不受安装高度限制、经济实用、应用灵活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作平台,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以其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独特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然而,传统钢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角钢加钢丝绳的形式进行临边防护,建筑外立面缺少外架防护。导致建筑临边结构,如外侧反坎、挑板等位于钢结构框架梁外侧的结构形式,施工时无可靠防护,甚至产生无可靠作业面的情况。目前,对于无外架防护的钢结构临边结构,通常采用剪刀车、曲臂车等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但其使用条件有限,施工不便,受限制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操作平台,以解决当前钢结构建筑临边结构中出现的无防护,无作业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防护栏,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支撑次梁,所述支撑次梁的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撑主梁,所述支撑主梁上设有若干连接夹板,所述连接夹板用于连接所述支撑主梁与钢结构框架梁。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采用钢板制成。
优选地,所述防护栏上设有定型化防护网片。
优选地,所述支撑次梁包括三个次梁单元,所述次梁单元采用工字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夹板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C形夹板,所述两个C形夹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两个C形夹板的下端均设有下翼板,所述两个C形夹板的上部和两个下翼板均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操作平台,采用操作平台整体安装使用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可周转使用等优点;且通过连接夹板同钢结构框架梁连接,具有安拆方便,不受安装高度限制等优点,同时对于不同型号的钢结构框架梁,只需配置不同尺寸的连接夹板,可按照施工进度要求,配置一台或多台操作平台,相对于传统外架等临边操作架,具有经济实用,应用灵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主梁与钢结构框架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防护栏;3、次梁单元;4、支撑主梁;5、钢结构框架梁;6、C形夹板;7、下翼板;8、高强度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操作平台,如图1、2所示,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采用钢板制成,作为作业面,支撑板1的上端设有防护栏2,防护栏2上设有定型化防护网片,支撑板1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支撑次梁,所述支撑次梁包括三个次梁单元3,次梁单元3采用工字钢制成。所述支撑次梁的两侧下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支撑主梁4,支撑主梁4采用相同承重能力下重量更轻的工字钢,便于施工,支撑主梁4与支撑次梁垂直布置,且延伸至支撑板1的外侧,每个支撑主梁4上各设有两个连接夹板,所述连接夹板用于将支撑主梁4与钢结构框架梁5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71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