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磁环LFC组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955394.9 | 申请日: | 2022-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6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淋;赖家荣;赵恒涛;林新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高新超越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30;H01F27/02;H01F27/29;H01F1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11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lfc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磁环LFC领域,公开了一种卧式磁环LFC组合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底座内底壁设置有下套壳,所述下套壳顶部设置有磁环本体,所述磁环本体顶部设置有上套壳,所述上套壳和下套壳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片,所述隔片外壁设置有多个套壳分槽,所述上套壳和下套壳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挂耳,所述底座外壁开设有多个引脚孔,所述引脚孔内壁均设置有引脚本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绕线组件分别绕在上套壳和下套壳上的对应区域内,并将隔片插入,形成整体后装入底座内,完全沉入底座高度范围内,节省了底座厚度所占用掉的高度,有效地降低成品的整体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磁环LFC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磁环LFC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磁环是一块环状的导磁体,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目前常规卧式磁环LFC结构大多数是将磁环绕组放置在平板式底座上,底座常使用电木料成型或者直接使用PCB板。
现有的因底座的板厚占用高度,在一些高度要求较严格的场合不适用,同时如果不使用底座则又无法做到引脚位置的准确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卧式磁环LFC组合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磁环LFC组合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底座内底壁设置有下套壳,所述下套壳顶部设置有磁环本体,所述磁环本体顶部设置有上套壳,所述上套壳和下套壳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片,所述隔片外壁设置有多个套壳分槽,所述上套壳和下套壳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挂耳,所述底座外壁开设有多个引脚孔,所述引脚孔内壁均设置有引脚本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凹槽内壁均设置有定位挂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隔片呈三角形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套壳和下套壳内壁均开设有套壳分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磁环本体位于底座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壳分槽数量为三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隔片设置在底座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磁环本体外壁设置有绕线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绕线组件分别绕在上套壳和下套壳上的对应区域内,并将隔片插入,形成整体后装入底座内,完全沉入底座高度范围内,节省了底座厚度所占用掉的高度,有效地降低成品的整体高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定位挂耳对齐底座上的定位凹槽,将绕线组件上的引线处理并装入底座上的对应引脚孔内,在底座定位凹槽处点上环氧胶,在定位挂耳处也点上环氧胶,将上套壳、下套壳和底座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组合方便,可实用操作性强,达到保证引脚本体的位置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卧式磁环LFC组合结构的主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卧式磁环LFC组合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卧式磁环LFC组合结构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高新超越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高新超越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55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CT球管抽真空装置
- 下一篇:危险废物飞灰卸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