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40525.9 | 申请日: | 2022-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9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英;巴宗华;赵仝;张文翔;董娜;周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6;F28F1/40;F28F13/10;F28F1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王宁 |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壳 凝固 热交换器 | ||
1.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为管壳式结构,其内部分为依次设置的冷媒进入腔(4)、热交换腔(5)及冷媒流出腔(6);
所述冷媒进入腔(4)上连通有冷媒进口(7);
所述热交换腔(5)上连通有低温热源进口(8)及低温热源出口(9),所述热交换腔(5)内设有换热管束(11)及超声波振动棒(12),所述换热管束(11)的两端分别与冷媒进入腔(4)及冷媒流出腔(6)连通;
所述冷媒流出腔(6)上连通有冷媒出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2)及分别连接在热交换器本体(2)两端的第一端盖(1)及第二端盖(3),所述热交换器本体(2)内部的空间即为热交换腔(5),所述第一端盖(1)内部的空间即为冷媒进入腔(4),所述第二端盖(3)内部的空间即为冷媒流出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进入腔(4)与热交换腔(5)之间设有第一挡水板(13),所述热交换腔(5)与冷媒流出腔(6)之间设有第二挡水板(14),所述换热管束(1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挡水板(13)上并与冷媒进入腔(4)连通,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挡水板(14)上并与冷媒流出腔(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本体(2)的内侧面上设有环向分声波反射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11)为内部设有螺纹的铜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11)上下交错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动棒(12)位于热交换腔(5)的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水板(14)上的外侧面位于超声波振动棒(12)处设有预留通道(16),所述超声波振动棒(12)依次穿过第二端盖(3)、预留通道(16)及第二挡水板(14)并与第二挡水板(14)丝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壳式水凝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动棒(12)位于第二端盖(3)的外侧的部分设有手柄(17),所述手柄(17)上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有频率变频机(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405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理料机构与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组装插芯尾套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