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联合约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712986.8 | 申请日: | 2022-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7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芳娟;沈悦好;刘海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B5/14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震勇 |
| 地址: | 30005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医学 联合 约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联合约束装置,其包括掌面层、手背层、主约束带和副约束带;主约束带用于接触并缠绕腕部,并固定于掌面层腕部内表面上;副约束带与掌面层腕部相固定;手掌部和手背部的左、右两侧对应固接,前侧通过分别固接的手掌部拉链和手背层拉链相配合形成能拉开、闭合的操作口,后侧形成常开的能供整个手部伸入、脱出的进出口;手背部开设有走线孔,并连接有能遮挡孔口的遮挡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成本低廉,患者腕部约束部分均为平整状态,没有褶皱,增加患者舒适度;开孔配合拉链设计方便血氧饱和度导线进入及佩戴,遮挡片设计防止患者手指从第一开孔处伸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联合约束装置及约束结构。
背景技术
约束带及约束手套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约束装置,主要用于谵妄、躁动患者的肢体约束,以保证患者安全,防止患者自行中断各种侵入性治疗措施。
现市场上的约束工具是彼此独立的约束带、约束手套,在重症医学科常需要约束带及约束手套联合使用,在使用时两者往往会在患者腕部皮肤处重叠,这样在腕部的重叠部分会存在很多褶皱,易引起患者不适。另外,现有约束手套的前端拉链设计也不方便临床上血氧饱和度导线佩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联合约束装置及约束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联合约束装置,其包括:
掌面层,其由依次连接为一体的手掌部、掌面层腕部和掌面层前臂部组成;
手背层,其由依次连接为一体的手背部、手背层腕部和手背层前臂部组成;
主约束带,用于接触并缠绕腕部,其固定于掌面层腕部内表面上;副约束带,其与掌面层腕部相固定;
手掌部和手背部的左、右两侧对应固接,前侧通过分别固接的手掌部拉链和手背层拉链相配合形成能拉开、闭合的操作口,后侧形成常开的能供整个手部伸入、脱出的进出口。
掌面层前臂部的内侧面左、右两端部固设有第一粘片和第二粘片;手背层前臂部的内侧面左、右两端部固设有与第一粘片和第二粘片对应黏贴的第七粘片和第八粘片。
主约束带的长度小于副约束带的长度。
主约束带中部与掌面层腕部相固接,主约束带右部和主约束带左部分别固接有相配合黏贴的第九粘片和第十粘片。
副约束带中部与掌面层腕部相固接;副约束带右部和副约束带左部分别在临近掌面层腕部处固接有相配合的第十一粘片、第十二粘片。
第十一粘片与副约束带中部的距离小于第十二粘片与副约束带中部的距离。
副约束带位于掌面层腕部的外表面上。
手背部开设有走线孔。
手背部还连接有能够遮盖走线孔的遮挡片,遮挡片的一侧与手背部固接,自由端侧的内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粘片和第四粘片,手背部外表面在走线孔周边则分别固设有与第三粘片相对应的第五粘片,与第四粘片相对应的第六粘片,两组粘片之间留有间隙。
掌面层腕部分别与手掌部、掌面层前臂部相连接处的左右两端各开设有一道裂口;手背层腕部分别与手背部、手背层前臂部相连接处的左右两端各开设有一道裂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成本低廉,患者腕部约束部分均为平整状态,没有褶皱,增加患者舒适度;开孔配合拉链设计方便血氧饱和度导线进入及佩戴,遮挡片设计防止患者手指从第一开孔处伸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未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12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快拆结构的干手器
- 下一篇:一种生理盐水袋封口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