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75419.X | 申请日: | 2022-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15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杨标;赵成;郝超;李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83 | 分类号: | H01M50/583;H01M50/528;H01M50/34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黄鑫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壳体、极组、第一集流盘及第二集流盘,第一集流盘上自中心向边缘依次设置为第一焊接区、连接区及第二焊接区;第一焊接区的中心与第一集流盘的中心相同,第一焊接区连接壳体;连接区环绕第一焊接区外轮廓呈环形,连接区内围绕第一焊接区的中心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窗孔;第二焊接区环绕连接区外轮廓呈环形,第二焊接区连接极组的正极;第二集流盘连接极组的负极;在连接极组正极的第一集流盘上开设若干窗孔,从而使连接全极耳的第二焊接区与连接极柱的第一焊接区通过宽度有限的连接区相连接,通过电流来熔断连接区,避免了电流异常过大而对极组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企业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生产企业开始改用全极耳技术来提高电芯的倍率能力,以及改变连接片焊接方式使电芯发热更均匀。过去的技术中,一般采用剪切连接片焊接在极柱上,来实现全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但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全极耳功率发挥,因此目前的部分企业会采用在电芯的正负极两端分别连接集流盘,将全极耳焊接在集流盘上,然后通过集流盘与极柱连接。专利文件CN212182379U就公开了一种铝壳圆柱电池,其正负极就通过集流盘连接全极耳及极柱。
当全极耳与正极集流盘连接以实现全功率发挥,流经极组的电流因为异常而过大时,会导致电池的极组发生吸锂等不良情况,进而造成极组发生损伤,影响电池的正常效力。在目前的技术中,通常是在pack包内设置保护机构,包括利用保护机构切断流经电池的电流等手段来避免发生上述情况,但这会变相的增加电池的生产成本与装配难度,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池结构能够避免发生上述情况,就成为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柱电池,用于解决当全极耳与正极集流盘连接以实现全功率发挥时,流经极组的电流异常增大,会对极组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壳体、极组、第一集流盘及第二集流盘,壳体内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集流盘及第二集流盘,极组设置在壳体内并设置在第一集流盘及第二集流盘之间,第一集流盘上自中心向边缘依次设置为第一焊接区、连接区及第二焊接区;第一焊接区的中心与第一集流盘的中心相同,第一焊接区连接壳体;连接区环绕第一焊接区外轮廓呈环形,连接区内围绕第一焊接区的中心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窗孔;第二焊接区环绕连接区外轮廓呈环形,第二焊接区连接极组的正极;第二集流盘连接极组的负极。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壳体包括筒体、顶盖部及底盖部,顶盖部及底盖部分别设置在筒体轴向两端并与筒体围成壳体;筒体内设置极组;顶盖朝向极组的一侧设置第一集流盘,顶盖部中央具有极柱,极柱的其中一端伸入筒体内并抵持第一焊接区;底盖部朝向极组的一侧设置第二集流盘。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极组采用全极耳结构。
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二焊接区内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各通孔围绕第一焊接区的中心均匀开设,第二焊接区上位于相邻通孔之间的部分连接全极耳结构的极组。
更进一步优选的,通孔为椭圆形,各通孔的椭圆形长轴延伸方向交叉于第一焊接区的中心。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窗孔围绕第一焊接区的中心开设呈弧形孔。
更进一步优选的,窗孔沿第一集流盘径向的宽度与连接区沿第一集流盘径向的宽度相同。
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垄起部,至少一个垄起部设置在第一集流盘远离极组的端面上,垄起部设置在相邻窗孔之间,各垄起部围绕第一焊接区均匀布设,垄起部抵持顶盖部。
更进一步优选的,底盖部上开设有至少两条刻痕,不少于两条刻痕交叉于同一点,刻痕的交叉点对准筒体的轴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75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口径大型风机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浸胶预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