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扒板上预开漏油口的扒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362038.6 | 申请日: | 2022-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5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峰;张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拓奇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7/10 | 分类号: | A47J37/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罗燕 |
| 地址: | 511431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扒板上预开 漏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扒板上预开漏油口的扒炉,包括箱体,箱体为内部掏空上下两侧设有开口的矩形壳体,箱体底部安装有低封板,箱体内侧底部安装有盖棉板,盖棉板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发热管压条,两侧发热管压条顶部连接有发热管盖板,发热管盖板内安装有发热管,箱体顶部安装有围板,围板内安装有扒板,扒板的一侧设有漏油口,扒板在漏油口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式过滤网,箱体在对应漏油口处设有收纳腔,收纳腔内滑动安装有接油盒,接油盒连接有拉手。本实用新型通过扒板、漏油口、过滤网和接油盒的配合使用,使得废油通过过滤网掉落在接油盒内进行集中收集,而杂质则停留在过滤网内,等待回收处理,有效的解决了废油回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扒板上预开漏油口的扒炉。
背景技术
扒炉用于加热食物,其主要零部件包括扒炉板和加热部件,加热部件将上方的铁板加热后,利用铁板的高温加热铁板上的食物,用扒炉加热的食物具有外部焦脆内部鲜嫩的好处,目前扒炉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扒炉主要包括箱体、加热器和扒炉板,主要用于油煎各种食物,如牛排、香肠、鸡蛋、汉堡肉饼、印度飞饼、煎饼等,也适合做各种铁板鱿鱼、铁板肉、铁板牛排、铁板海鲜、铁板粉面、铁板炒饭等;
扒炉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在扒炉板上洒较多的油,以便对食材进行油煎,但是加热完食材后,扒炉板上剩下的废油与残渣不便于回收处理,影响后续的食材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在扒板上预开漏油口的扒炉。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扒板上预开漏油口的扒炉,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内部掏空上下两侧设有开口的矩形壳体,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低封板,所述箱体内侧底部安装有盖棉板,所述盖棉板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发热管压条,两侧所述发热管压条顶部连接有发热管盖板,所述发热管盖板内安装有发热管,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围板,所述围板内安装有扒板,所述扒板的一侧设有漏油口,所述扒板在漏油口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式过滤网,所述箱体在对应漏油口处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滑动安装有接油盒,所述接油盒连接有拉手。
进一步限定,所述箱体底部四个角落安装有胶脚,所述胶脚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底部,所述胶脚底部设有防滑底纹。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安装稳定且具有防滑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围板与箱体的外侧连接处采用氩弧焊接相连接,所述围板与扒板之间采用激光焊接进行满焊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焊缝美观,去除卫生死角。
进一步限定,所述箱体与围板的外侧四个直角均做R角处理。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外形美观,不易对操作人员造成滑伤。
进一步限定,所述发热管连接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连接有温控器旋钮。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在使用时控制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扒板、漏油口、过滤网和接油盒的配合使用,使得在食物加工完成后,残留废油与其他杂质通过漏油口掉落在过滤网内,过滤网对废油与杂质进行分离,废油通过过滤网掉落在接油盒内进行集中收集,而杂质则停留在过滤网内,等待回收处理,对废油的回收收集更加方便,不影响后续的食材加工,有效的解决了废油回收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在扒板上预开漏油口的扒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在扒板上预开漏油口的扒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箱体1、低封板2、盖棉板3、发热管压条4、发热管盖板5、发热管6、围板7、扒板8、漏油口9、收纳腔10、接油盒11、拉手12、胶脚13、温控器旋钮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拓奇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拓奇厨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62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