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电缆桥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97530.X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1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汤杨杨;汤平楷;宋月容;曾云贤;缪星辉;汤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塑岗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3;H02G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电缆桥架,涉及电缆桥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本体包括左侧端、右侧端和安装在左侧端、右侧端之间的底座,所述左侧端、右侧端配置相同,所述左侧端与右侧端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左侧端顶部固定安装侧板,两组所述侧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左侧端顶部开设凹槽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隔板具有方便对上底板顶部进行区域划分的作用,从而方便在上底板顶部布置电缆时,能够将电缆进行分区排布,从而避免电缆之间产生即热,方便对电缆工作时进行散热,从而方便提高电缆工作稳定性,散热孔具有方便对内隔板内部进行散热的作用,方便对内隔板电缆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桥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电缆桥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中,通常需要在室内安装电缆,由于电缆数量较多,为了方便对电路进行铺设和后期进行对电路进行维护,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缆桥架大都为整体金属框架、铝合金或玻璃钢等制成的电缆桥架,电缆桥架不仅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而且容易锈蚀,重量沉重,不利于安装和维护。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电缆桥架材质一般为金属材质,在安装时,由于电缆桥架质量较大,导致安装和搬运难度较大,同时在传统电缆桥架中没有设置通风散热结构,导致多组电缆之间紧密贴合在一起,导致电缆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散热,从而导致电缆过热,影响电缆实际使用寿命。
因此,发明一种塑料电缆桥架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电缆桥架,通过设置内隔板具有方便对上底板顶部进行区域划分的作用,从而方便在上底板顶部布置电缆时,能够将电缆进行分区排布,从而避免电缆之间产生即热,方便对电缆工作时进行散热,从而方便提高电缆工作稳定性,散热孔具有方便对内隔板内部进行散热的作用,方便对内隔板电缆进行散热,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电缆桥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本体包括左侧端、右侧端和安装在左侧端和右侧端之间的底座,所述左侧端和右侧端配置相同,所述左侧端与右侧端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左侧端顶部固定安装侧板,两组所述侧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左侧端顶部开设凹槽一,所述左侧端左侧顶部设有圆弧角一,所述左侧端底部设有圆弧角二,所述圆弧角一和圆弧角二上下对称分布,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外壁固定安装拐接插头,两组所述拐接插头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拐接插头设置为镂空三角状,所述拐接插头顶部与左侧端之间设有拐形扣接槽口,所述拐接插头端部设置为钩状,所述拐接插头内壁开设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穿拐接插头。
优选的,所述拐接插头设置为镂空三角状,所述拐接插头顶部与左侧端之间设有拐形扣接槽口,所述拐接插头端部设置为钩状,所述拐接插头内壁开设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穿拐接插头。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条左右对称分布,相邻两组所述强筋条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为镂空结构,相邻两组所述加强筋条之间夹角为60°。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内隔板,所述内隔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隔板用于划分底座顶部电缆排布区。
优选的,所述内隔板表面均匀开设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为正六边形,所述内隔板高度为侧板高度的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通风孔具有方便在使用中,增大拐接插头内壁的表面积,使得拐接插头内、外表面都具有通风散热的作用,从而方便在电缆通电使用时进行散热,降低了电缆工作时的内阻,降低了能耗,保持电缆满足正常工作需求,方便对电缆冷却散热,降低电缆外皮老化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塑岗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塑岗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97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