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控制密封水池液位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95396.2 | 申请日: | 2022-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7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博;张小辉;李建军;付许利;秦佳星;王东亮;文关俊;王立志;谢洪文;马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 地址: | 1000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密封 水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密封水池液位的系统,包括:主控制子系统以及备用控制子系统,主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制单元与主浊环泵,备用控制子系统包括备用控制单元与备用浊环泵;第一液位计以及第二液位计,第一液位计用于检测密封水池内的第一液位高度,第二液位计用于检测第二液位高度;主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液位计以及主浊环泵连接,备用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二液位计以及备用浊环泵连接,第一液位高度用于表征密封水池内的液位是否达到预警高度,第二液位高度用于表征备用控制子系统是否故障,第一液位高度小于第二液位高度。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密封水池内的液体的自动排放,提高了排水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密封水池液位的系统。
背景技术
RH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是炉外精炼主要设备之一,RH炉通过蒸汽喷射泵抽真空进行钢水真空处理,提高钢水品质。抽真空系统由蒸汽喷射泵,冷凝器,浊环水,密封水池等组成,在冷凝器内,浊环水将可凝性蒸汽冷却,形成液态水流入密封水池,密封水池液位控制系统将浊环水从密封水池内抽走至浊环水处理泵站,浊环水经过泵站处理后循环利用。
目前,RH炉密封水池液位控制系统仍存在各种弊端,水池液位控制一般通过人工定时巡检手动启停排水泵将废水排出,该方式存在排水不及时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密封水池液位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密封水池内的液体的自动排放,提高了排水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密封水池液位的系统,包括:主控制子系统以及备用控制子系统,所述主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制单元与主浊环泵,所述备用控制子系统包括备用控制单元与备用浊环泵,所述主浊环泵以及所述备用浊环泵均位于所述密封水池内;第一液位计以及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以及所述第二液位计均设置于所述密封水池内,所述第一液位计用于检测所述密封水池内的第一液位高度,所述第二液位计用于检测所述密封水池内的第二液位高度;所述主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计以及所述主浊环泵连接,所述备用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液位计以及所述备用浊环泵连接,所述第一液位高度用于表征所述密封水池内的液位是否达到预警高度,所述第二液位高度用于表征所述备用控制子系统是否故障,所述第一液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液位高度。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液位计,设置所述密封水池内,用于检测所述密封水池内的第三液位高度,所述第三液位高度用于表征所述密封水池内的液位是否安全,所述第三液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液位高度;所述主控制单元以及所述备用控制单元均与所述第三液位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液位高度等于所述密封水池的总高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位高度等于所述密封水池的总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液位高度等于所述密封水池的总高度的四分之三。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位计包括第一主液位计以及第一从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包括第二主液位计以及第二从液位计,所述第三液位计包括第三主液位计以及第三从液位计;所述第一主液位计、所述第一从液位计、所述第二主液位计、所述第二从液位计、所述第三主液位计以及所述第三从液位计均位于所述密封水池内;所述第一主液位计、所述第一从液位计、所述第三主液位计以及所述第三从液位计均与所述主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主液位计、所述第二从液位计、所述第三主液位计以及所述第三从液位计均与所述备用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以及所述第三液位计均为电容式液位计。
优选地,所述主控制单元以及所述备用控制单元均为PLC控制系统。
优选地,还包括作业终端,所述作业终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以及所述备用控制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953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