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08354.3 | 申请日: | 2022-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6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勇;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云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F16M11/20;F16C11/06;G01B11/00;G01J5/02;G01J5/07;G01J5/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邹航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场 内煤堆 同步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组件、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安装支架组件包括横梁、安装于横梁两端的平衡调节支座和对应安装于平衡调节支座下端的旋转机构;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分别安装于旋转机构的下端,两个旋转机构被配置为同步旋转,以使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的朝向相同,平衡调节支座用于调节对应的双光相机或红外扫描仪的平衡,本申请通过横梁将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连接在同一组安装支架上,然后使两个旋转机构同步旋转,以保证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的朝向始终相同,不过多采用软件系统开发实现红外扫描仪和双光相机的同步协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闭环境实时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检测是利用GIS技术对环境检测网络进行设计,环境检测收集的信息又能通过GIS适时储存和显示,并对所选评价区域进行详细的场地监测和分析。
以堆放煤堆的煤场为例,在煤场内部通常设有探测设备,通过视屏监控和人力巡逻对内部进行检测保护,提高了人力巡检和监控双重作用加强了煤场、矿洞等地区的安全性。目前,煤场的监控探测一般都是采用双光相机或者温度传感器检测实现,其中,双光相机用于实时拍摄纪录煤场内煤堆的形态样貌,温度传感器可用于实时探测煤堆的温度,通过双重保障实现煤堆的实时监测,现有技术中,双光相机或者温度传感器一般独立工作,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异常时,需要向中央系统反馈后在中央系统的控制下驱动双光相机对煤堆异常部位拍照纪录,这就涉及到大量的软件开发和设计工作,增大了煤场的投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组件、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
所述安装支架组件包括横梁、安装于所述横梁两端的平衡调节支座和对应安装于所述平衡调节支座下端的旋转机构;
所述双光相机和所述红外扫描仪分别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下端,两个所述旋转机构被配置为同步旋转,以使所述双光相机和所述红外扫描仪的朝向相同,所述平衡调节支座用于调节对应的所述双光相机或所述红外扫描仪的平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通过横梁将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连接在同一组安装支架上,然后通过预先的安装阶段使两个所述旋转机构同步旋转,以保证双光相机和所述红外扫描仪的朝向始终相同,不过多采用软件系统开发实现红外扫描仪和双光相机的同步协同检测,保证红外扫描仪和双光相机实时监测煤堆的同一区域,当红外扫描仪检测到温度异常的同时,双光相机也能同时进行区域拍摄工作,别便于工作人员更快时间发现异常并作出反应,也便于研究人员获取异常发生时更早期的分析数据样本,为制定更优化的监测方案打下良好基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安装于煤场马道的路面上,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从所述煤场马道的两侧伸出,所述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的安装高度均位于所述煤场马道的路面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调节支座包括顶板、底板和若干连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设置,若干所述连杆的上端和下端分被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球形铰接,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底部安装孔,所述双光相机或所述红外扫描仪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双光相机或所述红外扫描仪的重心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底部安装孔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连杆的下端绕所述底部安装孔的周向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下端形成球铰结构,所述底板对应位置开设有与球铰结构配合的球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云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云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08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