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腔内超声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926139.5 | 申请日: | 202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6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文;李宁;王世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B8/12 | 分类号: | A61B8/12;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严宏伟 |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腔内 超声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腔内超声导管,包括:连接器和交换口,所述连接器一端安装有导管;所述交换口安装在导管端头部位,所述交换口和导管外壁内部嵌合有卡套,所述卡套内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该心腔内超声导管,当交换口安装在导管上时,此时将两个卡套拉开,然后将卡套嵌合在导管和交换口对接端的外部,对接完成后弹簧会进行收缩,这样弹簧就会将对应的卡套向连接环外部收拢,如此就能令卡套将交换口收紧,从而使用时可以起到二次调节交换口内部尺寸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腔内超声导管。
背景技术
心腔内超声导管主要由超声导管探头和连接器组成,其中超声导管探头为环氧乙烷灭菌,心腔内超声成像,可观察心脏内部及大血管管腔内的解剖和生理结构,心腔内超声导管直径10F ,因其粗且坚硬,进入血管到靶点没有导丝导入,容易捅伤血管及心肌等组织,带来血管破裂、心脏破裂等致命的副作用;
该改进型心腔内超声导管在其前端避开超声探头近端处30mm加一导入20-30mm快速交换口,但是在使用的使用该改进型心腔内超声导管的交换口内部的尺寸是固定的,从而使交换口内部的导管存在无法固定的情况,从而不便于医务人员实际使用,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二次调节交换口内部尺寸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腔内超声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的使用该改进型心腔内超声导管的交换口内部的尺寸是固定的,从而使交换口内部的导管存在无法固定的情况,从而不便于医务人员实际使用,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二次调节交换口内部尺寸的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腔内超声导管,包括:连接器和交换口,所述连接器一端安装有导管;
所述交换口安装在导管端头部位,所述交换口和导管外壁内部嵌合有卡套,所述卡套内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交换口末端嵌合有引管,将卡套嵌合在导管和交换口对接端的外部,对接完成后弹簧会进行收缩,这样弹簧就会将对应的卡套向连接环外部收拢,如此就能令卡套将导管和交换口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卡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套通过两个连接环进行对接,所述卡套两端开设有与连接环端头尺寸相匹配的对接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远离滑槽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套对接口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环两端内壁一侧分别开设有一个弧形滑槽。
优选的,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套对接口横向端的内壁上,所述卡套、弹簧和连接环之间为弹性连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套包括;
嵌合块,安装在所述卡套内部,所述嵌合块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另一侧安装有凸点,当卡套收紧时,卡套会带动垫块向导管和交换口的外壁靠近,垫块靠近时会带动内壁上的凸点与导管和交换口的外壁进行挤压,由此在使用时便能通过凸点减少对导管和交换口挤压的形变度。
优选的,所述嵌合块和连接块嵌合在卡套的内部,所述垫块通过嵌合块和连接块与卡套之间构成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点为半圆形乳胶材质,所述凸点在垫块内壁上等间距安装一组,所述凸点底部与导管和交换口的外壁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当交换口安装在导管上时,此时将两个卡套拉开,然后将卡套嵌合在导管和交换口对接端的外部,对接完成后弹簧会进行收缩,这样弹簧就会将对应的卡套向连接环外部收拢,如此就能令卡套将交换口收紧,从而使用时可以起到二次调节交换口内部尺寸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26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桌面式视觉定位点胶机
- 下一篇:聚氨酯浇注模具自动开合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