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旧堤岸防渗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834045.5 | 申请日: | 2022-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58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温桂瑜;常晓杰;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桂瑜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5/76 |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赵加鑫 |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堤岸 防渗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旧堤岸防渗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堤岸外侧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连接有与堤岸连为一体的加固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加强整体稳固的连接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外侧浇注混凝土;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跨堤岸的主梁,堤岸向水面设置有第一护坡梁,堤岸背水面设置有第二护坡梁。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固机构的竖直杆、锚杆插入堤岸内进行灌浆固化,之后将支撑机构的主梁、第一护坡梁、第二护坡梁平行铺设在堤岸的外观面上,通过纵梁、连接筋与竖直杆、锚杆连接固定,然后在形成的框格内平铺连接横向细筋、纵向细筋,再进行混凝土浇注,形成对堤岸的两侧进行防护加固,提高了对堤岸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岸加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旧堤岸防渗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堤岸建筑在河道两侧对河流进行阻挡防护,随着堤岸使用年限的增加,会逐渐出现裂缝,为了洪水期间的安全性,需要对裂缝进行修复加固,目前主要采用对裂缝进行灌浆加固,然而灌浆仅能对表面进行填补,内部结构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对后期的使用依旧造成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旧堤岸防渗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旧堤岸防渗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堤岸外侧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连接有与堤岸连为一体的加固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加强整体稳固的连接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外侧浇注混凝土;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跨堤岸的主梁,堤岸向水面设置有第一护坡梁,堤岸背水面设置有第二护坡梁,所述第二护坡梁最低端向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主梁、所述第一护坡梁、所述第二护坡梁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主梁间隔依次设置,所述主梁间连接有纵梁;
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垂直向下的竖直杆,所述竖直杆下侧外径上间隔设置有横杆,所述第二护坡梁一侧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插入堤岸内,且锚杆外径上间隔设置有斜杆。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护坡梁、所述第二护坡梁上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之间均布有横向细筋,所述横向细筋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护坡梁、所述第二护坡梁平行的纵向细筋。
进一步设置:所述主梁、所述第一护坡梁、所述第二护坡梁焊接,所述纵梁与所述主梁焊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竖直杆长度大于堤岸的高度,所述竖直杆与所述主梁焊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锚杆呈阶梯状分布,所述锚杆长度从上向下依次变长。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筋的外径大于所述横向细筋、所述纵向细筋的外径,所述连接筋分别与所述第一护坡梁、所述第二护坡梁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加固机构的竖直杆、锚杆插入堤岸内进行灌浆固化,之后将支撑机构的主梁、第一护坡梁、第二护坡梁平行铺设在堤岸的外观面上,通过纵梁、连接筋与竖直杆、锚杆连接固定,然后在形成的框格内平铺连接横向细筋、纵向细筋,再进行混凝土浇注,形成对堤岸的两侧进行防护加固,提高了对堤岸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旧堤岸防渗加固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旧堤岸防渗加固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旧堤岸防渗加固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桂瑜,未经温桂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34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方便的音乐头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泵吸式涵洞清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