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43130.3 | 申请日: | 202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6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尹博;王心帅;曹美光;杨昌昌;黄进;金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G01J5/061;G01J5/07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弧 制造 过程 红外 测温 装置 | ||
1.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设置在3D打印机的焊枪(1)上,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焊枪(1)连接的转动组件(2);
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的一端设置在焊枪(1)侧面且与之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红外测温仪(4);
还包括设置在转动组件(2)上用于对红外测温仪(4)进行局部降温的冷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还包括转动轴(6)及固定块(7),所述焊枪(1)贯穿固定块(7)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6)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对转动杆(3)进行限位的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与固定块(7)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转动杆(3)能绕转动轴(6)上下调节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5)包括设置在转动杆(3)上的风扇(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9)的外侧设置有风扇罩(10),所述风扇罩(10)与转动杆(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5)还包括位于转动杆(3)侧面且与之贴合的输气管(11),所述输气管(11)的管口朝向红外测温仪(4)的镜头,从而对其进行降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枪(1)包括焊枪筒体(12),所述焊枪筒体(12)的一端与固定块(7)固定连接,所述焊枪筒体(12)的另一端设置有钨极(13),所述焊枪筒体(12)的侧面设置有侧连接件(1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枪(1)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16),所述工作台(16)上设置有气体保护罩(17),所述工作台(16)位于气体保护罩(17)内的区域上方放置有基板(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枪(1)的上端贯穿气体保护罩(17),且焊枪(1)与气体保护罩(17)交界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组件(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19)包括排气筒(20),所述排气筒(20)的底部与固定块(7)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筒(20)包括外筒壁(21)以及内筒壁(22),所述外筒壁(21)与内筒壁(22)之间形成上端开口的空腔(23),所述外筒壁(21)下端设置有排气孔(24),所述排气孔(24)与空腔(23)连通,从而能够将气体保护罩(17)内的气体沿空腔(23)向外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保护罩(17)包括放置在工作台(16)上方的保护舱(25),以及设置在保护舱(25)上方的密封罩(26),所述排气筒(20)的下端位于密封罩(26)内,使得密封罩(26)内部的气体能够沿着排气筒(20)下端的排气孔(24)向外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431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艺装饰品展示架
- 下一篇:一种玻璃生产用的修边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