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机电BIM三维一体化设计的装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41591.7 | 申请日: | 202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谢瑞磊;高超;刘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11 | 分类号: | F16L3/11;F16L3/237;F16L55/02;F16L55/0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莲花山***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电 bim 三维 一体化 设计 装配 装置 | ||
1.一种基于机电BIM三维一体化设计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直立支撑杆(2)、侧边旋转底座(3)、后侧旋转底座(4)、支架固定机构和管道固定机构;所述直立支撑杆(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直立支撑杆(2)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1)上端面左右两侧;所述侧边旋转底座(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侧边旋转底座(3)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1)左右两端面;所述后侧旋转底座(4)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后侧旋转底座(4)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1)后端面左右两侧;所述支架固定机构设置在侧边旋转底座(3)上;所述管道固定机构设置在支撑底座(1)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机电BIM三维一体化设计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机构包括有:侧边支撑杆(301)和后侧支撑杆(401);所述侧边支撑杆(3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侧边支撑杆(301)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组侧边旋转底座(3)上;所述后侧支撑杆(4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后侧支撑杆(401)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组后侧旋转底座(4)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机电BIM三维一体化设计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机构包括有:管箍齿轮A(5)、管箍转轴A(501)、管箍齿轮B(6);管箍转轴B(601);所述管箍转轴A(5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管箍转轴A(501)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1)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管箍齿轮A(5)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管箍齿轮A(5)分别同轴固定连接在两组管箍转轴A(501)上;所述管箍转轴B(6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管箍转轴B(601)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1)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管箍齿轮B(6)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管箍齿轮B(6)分别同轴固定管箍转轴B(601)上,管箍齿轮A(5)和管箍齿轮B(6)啮合共同组成齿轮传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机电BIM三维一体化设计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机构还包括有:管道固定箍A(7)和管道固定箍B(8);所述管道固定箍A(7)固定连接在管箍齿轮A(5)上;所述管道固定箍B(8)固定连接在管箍齿轮B(6)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机电BIM三维一体化设计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机构还包括有:管箍传动盘(502)和动力传动带(11);所述管箍传动盘(50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管箍传动盘(502)分别同轴固定连接在两组管箍转轴A(501)上后侧;所述动力传动带(11)传动连接在两组管箍传动盘(502)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机电BIM三维一体化设计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机构还包括有:固定弹簧(9)和固定软内环(10);所述固定弹簧(9)共设置有多组,多组固定弹簧(9)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管道固定箍A(7)和两组管道固定箍B(8)内侧;所述固定软内环(10)共设置有四组,四组固定软内环(10)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管道固定箍A(7)和两组管道固定箍B(8)内侧,多组固定弹簧(9)分别弹性连接在四组固定软内环(10)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415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