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控温箱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13313.0 | 申请日: | 2022-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9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媛;晏子聪;路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25 | 分类号: | 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566;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47;H01M10/663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陈小龙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箱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控温箱体,涉及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包括电池箱和控温组件,电池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出口及导入口,控温组件包括导入管、控温盒及导出管,导入管设有一对并对应连接于两个导入口处,两个导入管之间均匀连通有若干个过渡管一,每个过渡管一上均匀连通有若干对分流管,导出管设有一对并对应连接于两个导出口处,两个导出管之间均匀连通有若干个过渡管二,每个过渡管二上均匀连通有若干对集流管,控温盒设有若干对并对应连接于各对分流管与集流管之间,控温盒的侧面抵靠于电池模组的侧面。本申请中的动力电池控温箱体具有拆卸及使用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在夏季或高温环境的电池散热,在冬季或低温环境的电池预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控温箱体。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以其优越的充放电性能逐渐成了新能源领域主要的能源载体。由于其本身的温度敏感性而严重限制了其使用,因此,必须营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保证电池工作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发挥电池的最佳工作状态和性能。现有的电池箱对温度控制效果差,尤其在夏季或高温环境的动力电池散热,以及在冬季或低温环境的动力电池预热,都有待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控温箱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动力电池控温箱体,包括电池箱和控温组件,所述电池箱的右侧靠上部设有一对导入口,所述电池箱的左侧靠下部设有一对导出口,所述控温组件位于电池箱的内部并包括导入管、控温盒及导出管,所述导入管设有一对并对应连接于两个导入口处,所述导入管的另一端均做封堵处理,两个导入管之间均匀连通有若干个过渡管一,每个过渡管一上均匀连通有若干对分流管,所述导出管设有一对并对应连接于两个导出口处,所述导出管的另一端均做封堵处理,两个导出管之间均匀连通有若干个过渡管二,每个过渡管二上均匀连通有若干对集流管,所述控温盒设有若干对并对应连接于各对分流管与集流管之间,所述控温盒的侧面抵靠于电池模组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控温盒包括安装框、封装板一及封装板二,所述安装框为矩形框架且竖直设置,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安装框的顶部,所述集流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安装框的底部,所述封装板一与封装板二平行固定于安装框的两侧,所述封装板一的侧面对应抵靠于电池模组中的单个动力电池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上固定有相互平行且交错分布的导流片。
优选的,所述封装板二的外壁上固定有相互平行且间隔分布的导温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电池控温箱体具有以下优点:
1、这种动力电池控温箱体在实际应用时,仅需预先将新能源汽车上的空调管路通过外部管路连通至电池箱上的导入口的外侧即可,拆装及使用非常方便。
2、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下运行车辆时,通过空调产生的低温冷空气经外部管路输送至电池箱内,冷空气再经过导入管、过渡管一及分流管进入到控温盒内,并实现对封装板一及封装板二的降温冷却,低温的封装板一可对电池模组的两侧进行均匀的吸热冷却,低温的封装板二可对电池箱的内部空气进行持续地换热保温,进行热交换后的气流则依次通过集流管、过渡管二及导出管被排出电池箱。
3、在冬季或低温环境下运行车辆时,通过空调产生的温暖热空气经外部管路输送至电池箱内,热空气再经过导入管、过渡管一及分流管进入到控温盒内,并实现对封装板一及封装板二的升温预热,温热的封装板一可对电池模组的两侧进行均匀的吹热升温,温热的封装板二可对电池箱的内部空气进行持续地换热保温,进行热交换后的气流则依次通过集流管、过渡管二及导出管被排出电池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含电池模组)三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含电池模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不含电池模组)三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13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玻璃生产用高精度模压装置
- 下一篇:大悬臂盖梁施工支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