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制动系统空气处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61912.0 | 申请日: | 2022-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98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董强;于红伟;赵乾坤;黎刚;郭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莱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13/26 | 分类号: | B60T13/26;B60T15/02;B60T17/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泽铭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95 | 代理人: | 祁麟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制动 系统 空气 处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制动系统空气处理结构,涉及客车压缩空气干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空气处理单元包括干燥器阀体,干燥器阀体上方设有干燥筒,干燥筒内设有分子筛,干燥器阀体两侧分别设有干燥器进气口和干燥器输出口,干燥器阀体底部设有排气阀门和排气口,解决了现有的单个空气处理单元的空气干燥过滤量较小,无法满足于较大的客车进行使用,进而使得其使用成本大幅增加,且安装不便,进而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通过一自带ECU模块及二位五通阀控制,两个带调压阀、时间开关、四保阀、限压阀及双压力传感器的空气处理单元并异步排气卸荷,同时满足两个空气处理单元的卸荷再生、能够循环使用的功能特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压缩空气干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客车制动系统空气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客车的空气处理系统其作用是干燥过滤压缩空气系统中的水分,它需要配合卸荷时的气流反吹实现干燥剂再生,但是目前现有的普通干燥器单个安装使用只可适用于一般耗气量的车辆用气系统(如12米及以下客车),而在大耗气量的车辆用气系统(如18米BRT公交车)上应用就可能出现干燥能力不足,导致储气及用气系统存水等问题。
现有的空气处理系统无法同时满足两个空气处理单元的卸荷再生,也无法满足能够循环使用的功能特性要求,其单个空气处理单元的空气干燥过滤量较小,无法满足于较大的客车进行使用,进而使得其使用成本大幅增加,且安装不便,进而存在着局限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客车制动系统空气处理结构,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制动系统空气处理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单个空气处理单元的空气干燥过滤量较小,无法满足于较大的客车进行使用,进而使得其使用成本大幅增加,且安装不便,进而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制动系统空气处理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客车制动系统空气处理结构,包括第一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空气处理单元包括干燥器阀体,干燥器阀体上方设有干燥筒,干燥筒内设有分子筛,干燥器阀体两侧分别设有干燥器进气口和干燥器输出口,干燥器阀体底部设有排气阀门和排气口,干燥器阀体外设有罩盒,还包括卸载阀、时间开关、多回路阀及限压阀,卸载阀通过卡簧紧固在干燥器阀体上面,时间开关通过螺钉紧固在阀体内,多回路阀通过螺栓连接在阀体上,限压阀通过螺栓连接在多回路阀上,并且通过信号反馈二位五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气处理单元和第二空气处理单元还包括温控加热器,加热器设置于排气口和排气阀门的一侧,双压力传感器的右侧安装有辅助气罐和储气罐,辅助气罐和储气罐不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压力传感器、二位五通阀、温控加热器三者的供电电源集成设置在ECU控制模块上面,整车电源通过外壳上接插件连接到ECU控制模块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ECU控制模块包括电源模块、ECU主芯片与报警灯模块、基准电压模块、信号放大模块、驱动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连接ECU主芯片与报警灯模块,为ECU主芯片提供电源,基准电压模块连接ECU主芯片与报警灯模块,为ECU主芯片采集双压力传感器信号提供准确基准值,信号放大模块连接ECU主芯片与报警灯模块,将双压力传感器信号值经过其放大器芯片构成的跟随电路传送给ECU主芯片,驱动控制模块连接二位五通阀,驱动其工作,通讯模块与干燥器连接并建立通讯,二位五通阀的左侧安装有空气压缩机。
进一步的,所述二位五通阀和第一空气处理单元卸载通过压力传感电信号,进行换向,第二空气处理单元进行空气处理,第一空气处理单元和第二空气处理单元还包括有双压力传感器,双压力传感器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的阀体上,并通过线束连接ECU控制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莱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十堰莱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61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手背刺破的采摘用手套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沙发生产的运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