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采暖炉及其热辐射阻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93820.6 | 申请日: | 202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8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堵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尊华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1818;F24H9/02;F24H9/00;F24D13/04 |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华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2 | 代理人: | 张恒 |
| 地址: | 0625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采暖炉 及其 热辐射 阻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磁采暖炉及其热辐射阻挡结构,包括加热芯管与套装在加热芯管外侧的加热套,加热芯管上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加热芯管与加热套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加热芯管与加热套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加热套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阻挡组件;阻挡组件包括套装在出水管上的环形挡片,环形挡片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有隔热套,环形挡片由两个半环形挡片单元组成,两个半环形挡片单元之间可拆卸的连接,隔热套由两个半环形隔热单元组成。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电磁采暖炉加热芯管的上方设置有阻挡组件,可以起到热量隔离的作用,避免下方的热辐射影响到上方的电子元件,减少电子元件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采暖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采暖炉及其热辐射阻挡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电磁采暖炉来说,加热体是实现热水循环的管件部件,如图1 所示,现有的电磁采暖炉加热体包括加热芯管1-1、回水管1-2、出水管1-3与加热套1-4,其中加热套1-4套装在加热芯管1-1的外侧,二者之间不接触,加热芯管1-1的外侧以螺旋的方式缠绕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1-5,在工作的时候,水循环系统中经过放热后的低温水通过回水管1-2同时进入到加热芯管1-1与加热套1-4中,电磁加热线圈1-5对加热芯管1-1与加热套1-4内的水进行同时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1-3 重新进入到水循环系统中。
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加热芯管1-1与加热套1-4之间形成了上下开放的环形空腔,所以电磁加热线圈以及周围结构工作产生的热量会向上进行辐射传递,而在电磁采暖炉柜体中会设置各种电子元件,有时候因为空间布置等原因会将电子元件设置在加热体的上方,这时候为了避免热辐射对电子元件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在电子元件的表面设置隔热层来对电子元件形成保护,但是对于有些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来说,在实际进行隔热层布置的时候比较麻烦,甚至难以实现,所以导致一些电子元件必须处于外露的状态,因此会对整个电磁采暖炉工作的可靠性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磁采暖炉及其热辐射阻挡结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辐射阻挡结构,包括加热芯管与套装在加热芯管外侧的加热套,加热芯管上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加热芯管与加热套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加热芯管与加热套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加热套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阻挡组件;
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套装在所述出水管上的环形挡片,环形挡片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有隔热套,所述环形挡片由两个半环形挡片单元组成,两个半环形挡片单元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隔热套由两个半环形隔热单元组成。
进一步,所述半环形挡片单元的拼接处设置有连接折沿,两个半环形挡片单元的连接折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折沿相对于半环形挡片单元向上弯折。
进一步,所述半环形挡片单元上设置有弧形折沿,弧形折沿与所述隔热套贴合设置。
进一步,所述半环形挡片单元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折沿。
进一步,所述加强折沿相对于半环形挡片单元向下弯折。
进一步,所述半环形隔热单元为上细下粗的阶梯状结构,半环形挡片单元搭接在半环形隔热单元的水平部上,弧形折沿与半环形隔热单元的上侧贴合设置,半环形隔热单元的上侧与出水管贴合设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芯管与出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座,半环形隔热单元的下侧扣合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所述半环形挡片单元的下表面设置有隔热涂层。
一种电磁采暖炉,包括上述的热辐射阻挡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尊华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尊华采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93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