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捡球教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62664.7 | 申请日: | 202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1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礼;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礼 |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杨玉梅 |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教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捡球教具,包括有捡球主体,所述捡球主体由底部圆环和上部U形环焊接组成,所述U形环的上端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圆环的底端口部两侧安装有两间隔设置的进球弹力带,所述U形环与圆环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弹力网,另一侧安装有用于盛放球的收纳网。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方便拿球、捡球、放球,满足了球类教学中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类教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捡球教具。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现在从幼儿园至大学,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是体育课程上的主要练习项目,在球类的集体教学当中,由于球是圆形的,且占用一定的空间,一次性球的量比较大,教师和学生拿球、捡球、放球的时候很不方便,耗时很多,需很多人配合操作才能完成每次上课的需求,为了操作方便,且提高效率,本申请设计了一款便携式捡球教具,方便拿球、捡球、放球,满足了球类教学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捡球教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捡球教具,包括有捡球主体,所述捡球主体由底部圆环和上部U形环焊接组成,所述U形环的上端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圆环的底端口部两侧安装有两间隔设置的进球弹力带,所述U形环与圆环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弹力网,另一侧安装有用于盛放球的收纳网。
所述圆环的直径为30cm左右,所述U形环的高度为35cm左右,U形环的宽度为30cm左右。
所述圆环和U形环上分别套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方便进球弹力带、限位弹力网以及收纳网的安装。
所述连接套采用布料片制成,沿直接沿圆环和U形环铺设,两侧缝合或通过魔术贴粘贴固定。
所述操作杆包括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部与U形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部设置有方便操作的手柄。
所述操作杆的长度伸长后为60cm左右。
两所述进球弹力带并列对称设置在圆环口部的两侧,且之间的间距为18cm左右。
所述限位弹力网由多根纵横交错的弹力带组成,且限位弹力网的边缘连接固定在圆环和U形环上。
所述收纳网为一长条形收纳网,可采用常规的球网拼接组成,所述收纳网的尾端设置有方便开解的拉绳,所述收纳网前端设有与对应侧的圆环和U形环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收纳网的前后端上部分别设有方便提拿的提手。
其原理是:操作时圆环向下,利用手柄的向下压力,弹力带在球上部的碰触下,使进球弹力带受力向外打开,球底部进入之后,进球弹力带复位避免球掉落,往上轻轻一提,球就在重力作用下,配合另一侧额的限位弹力网限位,球就落入到收纳网内。连续收球时,第一个球靠第二个球的压力推球,同时在一侧限位弹力网的侧向压力可使球顺利进入连续进入收纳网,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方便拿球、捡球、放球,满足了球类教学中的使用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方便拿球、捡球、放球,满足了球类教学中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捡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圆环;2、U形环;3、操作杆;4、进球弹力带;5、限位弹力网;6、收纳网;7、连接套;3-1、伸缩杆;3-2、手柄;8、拉绳;9、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礼,未经张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62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回字形机箱
- 下一篇:一种夹具式电池串EL上电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