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吸入口液下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44833.4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4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兵;江劲松;江昕航;唐建迎;徐彦鹏;沈理;廖建平;魏家楷;宋广海;张旺;廖栋华;仵磊磊;刘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昕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041;F04D29/42;F04D29/44;F04D29/7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朱虹 |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入 口液下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下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包括液下泵主体、泵轴和电机,所述液下泵主体内设有叶轮,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上连通有多个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有多个第二吸入口,所述叶轮通过所述泵轴连接所述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进料口上连通多个第一吸入口,第二进料口连通多个第二吸入口,从而使得液下泵具有多个吸入口,当泵的一个或几个吸入口被堵塞时,泵的其它吸入口也能正常吸入介质,确保水泵的正常工作。同时,液下泵主体相对叶轮为双吸入口,水泵运行时叶轮不会产生轴向力,从而提高了液下泵的运行稳定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下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液下泵中,液下泵的叶轮为单吸结构,水泵只有一个吸入口,吸入通流面积不够大,然而液下泵多数的抽送工况现场泵坑内的液体介质中内含有大量的杂质及纤维物体,就导致水泵在运行时入口容易堵塞,不仅会造成水泵流量不足或断流,而且由于入口堵塞会造成入口流量减小而引起叶轮发生汽蚀,造成叶轮的汽蚀损坏和汽蚀振动,降低使用寿命;因叶轮为单吸结构,运行时会产生轴向力,容易造成水泵轴承的损坏,水泵运行不稳定,使用和运行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避免液下泵堵塞,保证液下泵的正常工作,避免液下泵运行时产生轴向力,延长液下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包括液下泵主体、泵轴和电机,所述液下泵主体内设有叶轮,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上连通有多个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有多个第二吸入口,所述叶轮通过所述泵轴连接所述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口上设有吸入管,多个所述第一吸入口沿所述吸入管的周向均布,所述第一吸入口上设有过滤吸头,所述吸入管的内壁设有防旋筋。
优选地,所述吸入管的下方设有搅拌轮,且所述搅拌轮与所述泵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料口上设有吸入连接管,多个所述第二吸入口沿所述吸入连接管的周向均布,所述吸入连接管的内壁设有防旋筋。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入口上设有吸入弯头,所述吸入弯头的另一端设有过滤吸头。
优选地,所述泵轴上套接有轴套管,所述轴套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所述轴套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吸入连接管,且所述轴套管与所述吸入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接在所述泵轴上的轴承座及轴封座,所述轴承座抵接在所述轴套管与所述吸入连接管之间,所述轴封座的上端抵接所述轴承座,所述轴封座的下端固设有压盖,所述轴封座与所述泵轴之间设有轴封。
优选地,所述吸入连接管的内壁对应所述密封装置设有漏水探头,所述漏水探头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吸头包括吸头主体,所述吸头主体上均布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吸头主体的内径为d,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d1=(0.2~0.3)d。
优选地,所述液下泵主体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泵体和泵盖,所述泵体和所述泵盖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泵体上,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泵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昕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昕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44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