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酸甲乙酯的生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61694.5 | 申请日: | 202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8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彪;范辉;张建平;付晋寿;陈国栋;郄富昌;张飞雄;刘航;姜维;李金龙;甘遵微;马贤惠;陈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双欣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B01J20/18;B01J20/34;B01D3/14;B01D3/00;C07C68/06;C07C68/08;C07C69/9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春雨 |
| 地址: | 016014 内蒙古自治区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 甲乙酯 生产 系统 | ||
1.一种碳酸甲乙酯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控制单元(1)、干燥单元(2)、预反应单元(3)、反应精馏塔(4)和产品精制单元,所述进料控制单元(1)包括第一原料进料管(11)、第二原料进料管(12)和进料控制器(13),所述进料控制器(13)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11)的通流量与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12)的通流量保持为设定比例;
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11)和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12)与所述干燥单元(2)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干燥单元(2)的出料端与所述预反应单元(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反应精馏塔(4)的进料口与所述预反应单元(3)的出料口连接、液相出料口与所述产品精制单元连接,所述产品精制单元能够对所述反应精馏塔(4)的液相物料进行分离纯化以得到碳酸甲乙酯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控制器(13)包括第一原料泵(131)、第一流量计(132)、第一流量控制器(133)、第一流量阀(134)、第二原料泵(135)、第二流量计(136)、第二流量阀(137)和比值控制器(138),所述第一原料泵(131)、第一流量计(132)和第一流量阀(134)位于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11)上,所述第二原料泵(135)、第二流量计(136)和第二流量阀(137)位于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12)上,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133)与所述第一流量计(132)和第一流量阀(134)电连接,以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流量计(132)的检测值控制所述第一流量阀(134)的通流量,所述比值控制器(138)分别与所述第一原料泵(131)、第一流量控制器(133)、第二原料泵(135)、第二流量计(136)和第二流量阀(13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控制器(13)还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139),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139)与所述第二流量计(136)和第二流量阀(137)电连接,以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流量计(136)的检测值控制所述第二流量阀(137)的通流量,所述比值控制器(138)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139)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139)与所述第二流量计(136)和第二流量阀(137)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11)的通流量与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12)的通流量的比值保持为摩尔量比为1:(1.2-1.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控制单元(1)还包括混合器(14),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11)和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12)的出料端均与所述混合器(14)连接,所述混合器(14)的出料口与所述干燥单元(2)的进料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单元(2)包括多条并联设置的干燥支路,每条所述干燥支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干燥器(21),每条所述干燥支路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11)和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12)的出料端连接、出料端与所述预反应单元(3)的进料口连接,每个所述干燥器(21)内装载有分子筛。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反应单元(3)包括预反应容器(31)、装载于所述预反应容器(31)内的预反应催化剂(32)和液体分布器(33),所述预反应容器(31)的进料口与所述干燥单元(2)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液体分布器(33)设置在所述预反应容器(31)内腔相对的两端,所述预反应催化剂(32)装载于两个所述液体分布器(33)之间,每个所述液体分布器(33)包括两层挡板(34)和位于两层所述挡板(34)之间的瓷球(35),所述挡板(34)上设置有筛孔(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双欣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双欣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16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