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故障自动报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57388.4 | 申请日: | 202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6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崔士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金博电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 代理公司: | 河北向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62 | 代理人: | 张保健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故障 自动 报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梯故障自动报警系统,包括外呼板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故障断电电路和CAN通信电路,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呼板的湿度,湿度传感器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外呼板控制器,外呼板控制器连接故障断电电路,故障断电电路用于断开电梯外呼板与电梯电源的连接,外呼板控制器通过CAN通信电路连接控制中心,发送故障信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外呼板受潮引起电梯故障,从而造成电梯异常运行影响人们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梯故障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外呼板是电梯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用于呼唤轿厢,它安装在行经楼层的墙面上。如果电梯外呼板故障可能会导致电梯出现以下问题,例如:在无人控制的时候运行到除了一层以外的楼层;电梯无法关门,一直停在某一层保持开门状态。
其中,串行电路板损坏是电梯外呼板故障的原因之一,而导致电路板损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电子元器件老化、电路板接地短路、浸水、腐蚀等造成的,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原因——受潮。由于电梯受潮所导致的电梯楼层门锁回路和外呼按钮等电子部件粘连或接触不良,也会导致乘客呼梯失效或者电梯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乱跑到其他楼层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梯故障自动报警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外呼板受潮引起电梯故障,从而造成电梯异常运行影响人们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故障自动报警系统,包括外呼板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故障断电电路和CAN通信电路,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呼板的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外呼板控制器,所述外呼板控制器连接故障断电电路,所述故障断电电路用于断开电梯外呼板与电梯电源的连接,所述外呼板控制器通过CAN通信电路连接控制中心,发送故障信息。
进一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稳压管VS1、光耦U1和三极管Q1,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U1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上并联有电阻R2,所述稳压管VS1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光耦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连接VDD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外呼板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故障断电电路包括光耦U5、三极管Q2和继电器RLY1,所述光耦U5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9连接所述外呼板控制器,所述光耦U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2连接24V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继电器RLY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继电器RLY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24V电源,所述继电器RLY1的常闭端和公共端串联在电梯外呼板与电梯电源之间。
进一步,所述故障断电电路还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在24V电源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且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导通方向由24V电源指向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
进一步,所述CAN通信电路包括光耦U3、光耦U4和收发器U2,所述外呼板控制器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光耦U4的输入端,所述光耦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收发器U2的信号发送端,所述收发器U2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光耦U3的输入端,所述光耦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呼板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所述收发器U2的CANH、CANL端连接所述控制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金博电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金博电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57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