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自动盘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894919.X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0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毛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金雄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54;B65H57/06;B65H54/28 |
| 代理公司: | 济南龙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72 | 代理人: | 张俊涛 |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自动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缆自动盘线装置,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盘线机构和牵线机构,盘线机构包括旋转平台,旋转平台的顶部中央固定有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中央竖向固定缠线柱,缠线柱的顶部中央固定有顶板,旋转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旋转机构;牵线机构包括螺纹块,螺纹块与升降机构螺纹连接,螺纹块上设有通孔,通孔朝向盘线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了底座,避免了电缆盘线装置的倾倒风险,另外,还在电缆盘的外侧设置了自动盘线机构,使之成为一体化的装置,可节约空间并避免缠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自动盘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电缆普遍使用,电缆盘线装置是用于缠绕电线电缆的线盘,其作用是便于存放和移动电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电缆盘线装置一般是立式的,对支架的强度要求较大,而电缆较重时有倾倒砸伤人的危险,另外,在旋转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缠线。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缆自动盘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自动盘线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倒塌有砸伤人的潜在风险、自动电缆盘线装置可能造成缠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缆自动盘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盘线机构和牵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线机构包括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的顶部中央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央竖向固定缠线柱,所述缠线柱的顶部中央固定有顶板,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旋转机构;所述牵线机构包括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升降机构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朝向盘线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部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部中央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侧均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端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丝杆电机连接,所述丝杆与螺纹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电机。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内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链条啮合,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连接,所述链条与第一链轮啮合,所述第二链轮套设并固定在转轴的中部,所述转轴的底部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在旋转平台的底部中央。
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块连接。
所述底板与旋转平台上均匀开设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底板与旋转平台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
所述导轨贯穿螺纹块的两端,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通孔横向设置在丝杆与导轨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了底座,避免了电缆盘线装置的倾倒风险,另外,还在电缆盘的外侧设置了自动盘线机构,使之成为一体化的装置,可节约空间并避免缠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牵线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金雄电力物资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金雄电力物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949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装置
- 下一篇:装配工装及装配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