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63554.8 | 申请日: | 202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9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飞婷;唐佳迎;黄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伟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插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护板结构、分泌物收集袋、引流管和咬合器结构,护板结构设置有用于供气管插管通过的进管口;咬合器结构与护板结构连接,咬合器结构设有排液通道,排液通道用于将患者口腔内口水引出;分泌物收集袋与护板结构连接,且分泌物收集袋通过引流管与排液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插管过程中无法清除患者多余唾液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EICU患者因病情危重多需气管插管,然而,患者身体的不适、口腔状态的改变、气管插管的刺激以及长期卧床造成胃肠道功能改变等,均会造成患者唾液分泌增加。
而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受限,也会造成唾液大量在口腔蓄积。大量唾液在口腔蓄积,容易造成误吸,长时间的唾液刺激,会造成局部皮肤发糜、破溃、继发性皮肤感染,而频繁的吸引刺激,易造成口腔粘膜破损,并增加临床护士工作量。
现有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在固定气管插管时,无法清除患者多余唾液,使得口角或颌面部的皮肤无法保持干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插管过程中无法清除患者多余唾液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护板结构、分泌物收集袋、引流管和咬合器结构,所述护板结构设置有用于供气管插管通过的进管口;
所述分泌物收集袋与所述护板结构连接,且所述分泌物收集袋与所述引流管连通;
所述咬合器结构与所述护板结构连接,所述咬合器结构设有引流管槽,所述引流管槽用于将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分泌物收集袋一端伸入患者口腔内并将口水引出。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咬合器结构包括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所述上咬合板和所述下咬合板连接,所述上咬合板和所述下咬合板用于供患者牙齿咬合;
所述上咬合板和所述下咬合板之间设有所述引流管槽。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泌物收集袋开设有排液接口,所述排液接口用于与外接的引液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泌物收集袋远离所述引流管一端设有放液口;
所述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还包括密封夹,所述密封夹夹设于所述分泌物收集袋的所述放液口处。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护板结构远离患者面部的一侧连接,且所述固定结构用于限定所述气管插管相对于所述护板结构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推柱组件和固定底托,所述固定底托与所述护板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推柱组件与所述固定底托活动连接,且所述推柱组件用于将所述气管插管压设于所述固定底托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柱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两端的旋钮和上固定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底托活动连接,所述上固定件面向所述固定底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托面向所述上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件面向所述固定底托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护板结构包括护板主体以及与所述护板主体两端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用于将所述护板主体与患者头部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63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房电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频宣传片快速拍摄的调节支架





